第四部 你想做什麼?
悲劇有如帕德嫩神廟那般,
素來是古希臘文化的一個代表,
是「希臘奇蹟」發人深思的象徵。
悲劇自存在開始,
就是雅典人看待自己城邦的一個必要思考元素,
也是後世思考古希臘歷史價值的關鍵要素。
1、這才叫娛樂!
娛樂活動與社會的自我概念如此緊密交纏,政治家、哲學家和社會改革者因此都把娛樂活動當成嚴肅的事來看。長久以來,娛樂活動中具有危及社會秩序之正當合宜性的危險歡愉,常讓文化警察怒不可遏。於是,娛樂活動成了規範的戰場。自柏拉圖以後,劇場往往受到特別嚴格的管控。十七世紀英國清教徒讓戲院禁演,並禁止了其他類似的罪惡娛樂。海軍官員暨著名日記作家的佩斯一直到二十八歲時,英王查理二世登基並恢復這些娛樂後,才初次享受到跳舞的醉人歡快。史達林主義者對戲劇、音樂、美術和文學的控制,手段是出名的殘暴。現代伊斯蘭國家在引進西方科技的同時,也施行同樣嚴厲的審查制度,科技的使用讓他們覺得審查制度更有存在的必要,也讓審查者的工作加倍困難。政府和宗教權威認為娛樂是非常危險的活動,此種立場在現代史上造成許多可怕的後果。
悲劇有如帕德嫩神廟那般,素來是古希臘文化的一個代表,是「希臘奇蹟」發人深思的象徵。悲劇自存在開始,就是雅典人看待自己城邦的一個必要思考元素,也和圖書是後世思考古希臘歷史價值的關鍵要素。這並不讓人意外:了解一個社會用什麼方式娛樂,就得到那個社會如何看待自己和我們該如何了解那個社會的精髓。柏拉圖的理想國裡不許劇場和詩人存在,原因是悲劇和其他類似的公民娛樂具有不良的思想和心理影響力。他認為好公民的養成教育,不應該包含劇場經驗。娛樂是個人、群體和文化一項重大的自我定義活動。
男人對女人有粗野之舉而遭到斥責時,常會說:「我只是在開玩笑。」他的意思是:「要是她認為我是真的在獻殷勤,那我現在就會覺得被拒絕和羞辱;不過,要是她以為我不是認真的,這個局面就變成彼此同意的挑逗遊戲,既有風險又有荒謬之虞。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要保住面子,需要上演一齣純真喜劇,但那樣複雜的事,還是留給針對遭人拒絕的心理和人際不安的專門研究吧!所以,請接受我的宣稱——我不是認真的。」或類似的意思。「娛樂」一詞具有同樣的效果,大家可能都知道娛樂活動與重大的社會力量有利害關係,但這個詞是很和-圖-書方便的掩護。同理,「我只是在開玩笑」、「不過是消遣」也是想掩飾社會緊張關係的拙劣手法。我們不想確知自己的娛樂活動顯露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娛樂活動和我們自我認知的關係太密切了。
「只是娛樂」、「不過是消遣」這種不坦白的可惡說法,就是這類混亂思考的象徵之一。這種說法是要阻止人認真思考文化生活中的衝突。舉例來說,當電視臺播出一個非常陳腐又冒犯人的電視節目而大受批評時,他們的辯護詞一定是:「不過是消遣。」這是公式化的反應,目的是要否認節目具有社會意涵,或平息這樣的意涵。然而,任何形式的娛樂活動都具有社會意涵,這正是社會會被某些娛樂活動激怒的原因。所以,拿「不過是消遣」當辯護詞,就實在太天真和自私了。這種說法會有某種程度的效果,是因為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娛樂、休息和休閒方式被人嚴肅檢視。
現代戲劇必然要向古希臘追溯源頭,而古代悲劇自問世開始,其發力就普及於西方各項文化傳統。在西元前第二世紀,猶太詩人以西奇爾就以希臘文創作了https://m.hetubook.com.com一齣摩西故事的悲劇;多年以後,一位佚名的基督教徒將《酒神女信徒》改寫成一齣描繪耶穌的劇作。義大利人在十六世紀首創的第一齣歌劇是《伊底帕斯王》;在十七世紀,蒙特威爾第力圖重現古代悲劇結合音樂和劇場的形式,將歌劇帶入高雅藝術之列。華格納一手打造的歌劇盛會——拜魯特音樂節,目的是要為新德國創造一個有如雅典戲劇節的藝術節慶。「古典主義戲劇」主宰十七世紀的法國文學,在劇作家高乃依、莫里哀和拉辛看來,研究古代戲劇典範是創作這類戲劇的必要過程。美國劇場的兩位大師,尤金.歐尼爾和艾略特,也藉由重寫希臘戲劇來探討現代世界。古代悲劇的情節、合唱隊、面具、高超的詩句,以及深受感動的公民觀眾,都是現代戲劇創作想像的一部分。
下一章將討論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兩種娛樂:古希臘的悲劇和古羅馬的格鬥賽。這兩種活動都具有象徵性,都包含了對當時社會與現代高雅文化傳統中之主流想像的重大見解;這兩種娛樂分別是希臘和羅馬的典範意象,也名副其實。不過,更重要也www•hetubook.com•com更讓人意外的是,它們也是今日世界的明鏡。這些古代娛樂活動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對自己的娛樂方式及娛樂方式對現代社會具有的意涵更有自覺。看著過去的鏡子將有助於我們看清自己。
古希臘悲劇至今仍對現代觀眾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讓人驚奇的是,近世依然可見希臘悲劇活躍於倫敦、柏林、巴黎、紐約、舊金山等地的現代舞臺上,這種情形在一九六〇年代以後尤其顯著。悲劇的敘事和戲劇資源持續讓不同世代產生共鳴,因而將希臘戲劇帶離枯燥的古典學研究、帶入真實的劇場。儘管古代戲劇的角色和故事乍看之下顯得陌生,但這份距離卻也是其強烈感染力的必要成分。悲劇有著一種超凡能力,可超越特定的時間背景,深入觸動觀眾的心弦。哈姆雷特問:「海克芭是他什麼人?他是海克芭什麼人?何以他為她哭泣?」這個問題時,就是為此感到驚奇——悲劇竟能超越時代、緊扣眼前觀眾的情感。
現代民主政體不像極權體制那麼殘暴,但他們也不時憂慮言論自由的尺度。英國的戲劇審查制度一直到二十世紀,才讓《伊底帕斯王》這個標準判例hetubook•com.com給瓦解。英國王室的宮務大臣想要以「涉及亂|倫」為由,禁止這部多少世代無數學童研讀的希臘經典,只顯得荒謬,也不可能辦到。可是,現行管制色情的相關法律依舊反映了政府規範對這類影像的思考混亂。美國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權」一再地在法庭受到考驗。搖滾樂、饒舌歌曲、「愚蠢化」的電視節目,以及好萊塢電影中含有的性和暴力,常是民眾關切的議題,不但證明這種憂慮存在,也顯示現代西方社會對娛樂活動扮演何種角色,缺乏清楚的思考。
西元一九九〇年,正值北愛爾蘭一週內有八個人為黨派暴力紛爭而喪命之際,由菲歐娜.蕭主演的沙弗克里斯劇作《伊蕾克特拉》在此地德瑞城的劇院上演。這場戲的編導和演出都非常精采,但表演結束後,卻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尋常的事:觀眾堅持要討論剛觀賞到的內容,否則不離開戲院。這齣戲赤|裸地暴露出由滿腔復仇之火造成的心理創傷,並大膽剖析自我折磨的現象,強烈感染了愛爾蘭觀眾,讓他們必須在離開劇院前經由辯論得到情感淨化,否則心中得不到安寧。沙弗克里斯刺痛人心的方式,鮮少有當代戲劇可堪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