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四月八日,星期三
第二天舉行了第一次真正的編輯會議。「我們要編的報紙,」西梅說,「是今年二月十八日的報紙。」
「別急,這件事關乎《明日報》的成立宗旨。你們應該記得,事情發生後那幾天大家都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社會黨秘書長柯拉克西說柯耶薩不過是個跳樑小丑,無須理會。二月十八日的讀者並不知道檢察署會繼續深入調查,驚人真相會慢慢浮上水面,今天無人不曉的蒂.皮耶特羅檢察官當時沒有半個人聽過他的名字。蒂.皮耶特羅把柯耶薩整得很慘,不但查出了他的瑞士戶頭,讓他說出安養院索賄不是個案,還抽絲剝繭把所有政黨的貪腐網絡一一挖掘出來,引發的效應前幾天大家都看到了。大選結果是老牌政黨像基民黨和社會黨都少了很多選票,大家痛恨羅馬政府醜聞纏身,因此北方聯盟明顯成長。被逮捕的人數日漸增多,各政黨開始分崩離析,有人說,柏林圍牆倒了蘇聯也瓦解了,美國人不再需要這些長久以來受他們操控的政黨人士,所以決定把他們交給檢察官。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假設,這些檢察官是按照美國情報組織預設的劇本操演,不過現在還是保守行事為上,不能太誇張。這是今天的現況,二月十八日那個時候沒有人會想到後來的事態發展,但是《明日報》想到了,並且做出一系列的預測報導。這篇推測影射的文章就麻煩魯奇迪了,您肯定可以妙筆生花把後來真實發生的事用恐怕、或許、不難想像云云改寫一番。文中別忘了放幾個政治人物的名字,注意各個政黨要平均分配,左派政黨人士也不能少,並且暗示說《明日報》正在蒐集其他資料,想辦法把報導寫得讓那些看到我們試刊號兼創刊號的人嚇得半死,儘管他們對於二月之後這兩個月發生的事情知之甚詳,還是忍不住擔憂如果這個創刊號的日期是今天的話會怎樣……懂了嗎?開工。」和*圖*書https://m•hetubook.com.com和*圖*書
「因為那個冬天的二月十七日,憲兵專案調查小組衝進了特黎伍茲安養院院長馬力歐.柯耶薩的辦公室。柯耶薩是社會黨在米蘭的核心人物。你們已經知道事情始末:柯耶薩向蒙札一家得標的清潔公司索討回扣,工程款是一億四千萬里拉,他開口要百分之十,你們大概沒想到就連一家老人安養院都有這麼多油水吧。那應該不是他第一次獅子大開口,清潔公司老闆不願意再付錢,就舉報了柯耶薩。那位老闆到柯耶薩辦公室去,除了談好的一千四百萬分期支付的第一筆款項,還外加隱藏式麥克風和錄影機。柯耶薩才把錢收下,憲兵就衝了進去。柯耶薩慌了手腳,抓起抽屜裡從另一個倒楣鬼身上索討來的、金額更大的回扣現金躲進廁所,把錢丟進馬桶裡,結果還來不及把錢全部沖走,就被戴上了手銬。這件事情你們肯定都還記得,所以康比利亞先生,您現在應該知道我們第二天出刊的報紙要寫什麼了吧。請您去找資料,仔細重讀那天的所有新聞,在第一版一小欄報導,不,來一篇鉅細靡遺的長文,因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天晚上的電視新聞沒有任何一臺報導這個事件。」
和*圖*書
https://m.hetubook.com.com西梅神情古怪地看著他,好像他應該比我們其他人都懂為什麼:「因為就我所知,您非常善於蒐集資訊,並且曉得要知會該知會的人。」
「讓他監視我們沒關係,他有什麼好說的,情報組織只要看了我們的創刊號就什麼都知道了。但是他可以把他監視別人得到的資訊帶回來。」
「為什麼是我負責寫?」魯奇迪問。
西梅或許不是好記者,我心想,但是在他那個專業裡的確是佼佼者。我想起某個很愛嚼舌根的樂團團長,他對某個音樂家的評價是:「他在他的流派裡是神,不過他那個流派是個屁。」
「OK,老大,我這就去。」
「您的意思是他是特務。為什麼要放一名特務在我們報社裡呢?」
「為什麼選擇二月十八日?」發問的是康比利亞。他後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老愛問蠢問題。
稍晚,我私下問西梅,他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您別跟其他人說,」他告訴我。「我認為魯奇迪是情報組織的人,新聞工作是他的身分掩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