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袁世凱:晚清三部曲之三

作者:趙焰
袁世凱:晚清三部曲之三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章 共和,還是憲政?

第十章 共和,還是憲政?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也唯恐全國各地的革命發展為一場類似義和團的運動,由於彼此利害的衝突,也不好採取軍事行動。他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主持中國政府工作。在這些西方列強看來,袁世凱是最合適的人物了,他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目光開闊,天性勤奮,善於溝通,而且不太自私。於是,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恆提議清政府讓袁世凱出山,駐華公使團一致擁護這個提議,集體照會了清政府。在這種情況下,攝政王載灃顯然無法抵禦壓力,只好同意讓袁世凱出山。
自武昌起義,各省響應,共和政治,已為全國所公認,然事必有所取,則功乃易於觀成。美利堅合眾國之制,當為我國他日之模範。

一月十六日,同盟會刺客三人,在袁世凱退朝回錫拉胡同的路上,車到東安門大街時,突然由街道右側向馬隊投來炸彈,當場炸死袁世凱的護衛營長袁振邦等三人,袁世凱在馬車御手劉二的掩護下逃脫,下車後笑著說:「今天有人跟我開玩笑。」同盟會刺客三人被捕殺。袁世凱密奏太后,等於發出了最後通牒:早順輿情,贊成共和,以免事態變化,引起叛亂,到時候,後果就來不及了。
這邊袁世凱「機關算盡」,而那邊,武昌起義之後的「革命派」,也是一個複雜紛紜的團體,當中既有激進的革命黨人,也有由改良派或者清廷遺老搖身一變的,還魚龍混雜了諸多泥沙俱下的勢力。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一個看起來龐大堅固的政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因此,那些沒有充分準備的革命者也對擔當領袖缺乏信心和底氣,努力尋找最具負責精神、表現最英勇、貢獻最大、威望最高的人。也就是說,需要一位能「鎮」得住局面的人來統治天下。以這樣的標準,強人袁世凱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了。革命黨人首先伸出了橄欖枝,袁世凱會心一笑地投桃報李——立即委派自己最信任的唐紹儀擔任全權談判代表。一切都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經過跟革命黨人的接觸和談判,形勢趨於明朗——革命黨人作出承諾:如果袁世凱能夠讓清帝退位,他們將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共和制的總統!
十二月十八日,袁世凱派全權代表唐紹儀與民軍代表伍廷芳會晤於上海。
那個時代的一切就是這樣,粗糲無常,亂花迷眼。由於一切都撲面而來,包括政治、文化以及社會領域的很多事情,都顯得雜亂無章。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後的南方,在革命的口號之下,到處都是拉虎皮作大旗,各省向清廷獨立,又各自為政。阿Q們層出不窮,如果能聚眾三五百人馬,就可以自封為都督,一個省甚至有九個都督,然後,就為爭地盤爭稅收大打出手:在上海,陳其美殺了陶成章;在長沙,譚延闓殺了焦達峰;在北京,黎元洪以借刀殺人之計讓段祺瑞殺了張振武……至於秋瑾的被殺以及後來王金髮發的被殺,只是這無數殺來殺去遊戲當中的一個。至於東施效顰以及生吞活剝的事情,就更多了,連後來對這一段歷史感興趣的人都感到無比困惑。這個時候,如果在一些環節上,人們能夠以國家利益為重,以公心為重,以民主和法制為重,摒棄黨派和私利的話,那麼,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時間慢慢推進的過程之中平穩過渡,局面也將會得到改善。只可惜的是,除極個別人之外,人們錙銖必爭,斤斤計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種浸淫數千年的專制陰謀傳統,在社會轉型之中,大行其道。這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以及各種勢力的存在狀態,決定了南北之間的合作,從一開始,就是面和心不和的;決定了他們必定要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明爭暗鬥,也決定了這是一場不獲全勝絕不罷休的對抗。
模仿美制架構建立政權的建議,隨即得到武漢方面的完全贊同。民國初的開國元勳們之所以鍾情美國制度,也非偶然。在當時看來,美國在各方面是最為優秀的,與中國的關係也最好,心理上最為親近。八國聯軍進入北京之後,光緒和慈禧逃往山西下落不明的情況下,當時各地方大員也有意自組美國式共和國體,選舉李鴻章為總統,李鴻章也有意擔任。後來由於慈禧和光緒又在西安出現而作罷。一九〇三年,青年革命家鄒容在他名噪一時的著作《革命軍》當中,也力主中國政治全面美國化。
十一月七日,第六鎮統制、同盟會會員吳祿貞起事,被袁世凱派人刺殺。
十二月二十日,袁世凱調馮國璋返回北京,代替良弼出任禁衛兵統領;唐紹儀按照袁世凱的意見提議:先達成和議,再由國民大會決定國體。
十二月九日,袁世凱宣佈全國停戰十五日,後延長;黃興回覆汪精衛電:袁如反正,將選舉他為總統。
無論如何,我對共和制的中國沒有信心,因為中國人不論地位高低,就其稟性氣質來說,個個都是小暴君。可是在目前,中國人幾乎滿腦袋都是可以從共和制得到賜福的想法,而不知道共和制為何物……
三月八日,袁世凱覆電南京參議院,對六項決議全部認可,並遵照第二條辦法,電達宣誓,請參議院代為公佈。誓詞為:
十一月十六日,袁內閣正式成立,軍政大權獨攬。
十一月一日,清廷詔袁為內閣總理大臣。
美之建國,其初各部頗起爭端,外揭合眾國之幟,內伏渙然之機,其所以苦戰八年,收最後之成功者,賴十三州會議總機關,有統一進行維持秩序之力也……
二月十四日,南京臨時參議院表決首都議案。讓孫中山沒想到的是,大多數議員主張定都北京,其中,章太炎、和-圖-書宋教仁等強烈反對建都南京,認為此舉無異於自棄東三省和內外蒙古。孫中山在主張受挫後十分憤慨,要求參議院復議。第二天,黃興親臨參議院解釋、疏通,經過再次激烈辯論,以十九票對七票,改變了原先的決議,通過南京為民國首都。同一天,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表決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的提案,入會十七省代表,袁世凱以十七票全票當選。
接下來的時間裡,事情開始變得紛紜複雜了。孫中山上台之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國庫空空,幾乎不名一文,不僅辦事,甚至連維持基本的運轉都不可能。按照孫中山的《革命方略》的設想,革命時所需軍費將通過沒收、徵購、公債、捐輸以及發行軍票等方式籌措,但實際上,在革命之後,這些措施並未得到施行。獨立的各省,徵收機關林立而各自為政,關鹽、茶稅和大部分田稅就地截留,根本不向南京國民政府上繳。而國民政府發行的一億公債,根本不被認可,市場不能流通。一個著名的故事就是:一次安徽前線軍情告急,糧餉皆缺,急電中央索餉。孫中山硃筆一批,撥二十萬元救急。當總統府秘書長胡漢民持總統手批去財政部要錢時,發現國庫之內,只有銀元十枚。如此拮据的政府如何運轉?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只好想方設法,盡最大的努力向日本等國,以秘密外交方式謀求借款。但這一項運作,遭到了臨時參議院、獨立光復各省,以及被抵押的公司股東大會的一致反對,實業部長張謇甚至以辭職相抗。由於時間太短及一些其他原因,孫中山的這一想法最終未獲得成功。如果孫中山有錢在身,又有列強支持的話,那麼,也許他會改變自己的想法了。
為表明自己堅決的態度,袁世凱通令軍政各官,限二月十八日(正月初一)前,一律剪去髮辮。
民國建設造端,百凡待治。世凱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之精神,滌蕩專制之瑕穢。遵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蘄達國家於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凡茲志願,率履勿渝。俟召集國會,選定第一期大總統,世凱即行解職。謹掬誠悃,誓告同胞。大中華民國元年三月八日袁世凱。
一直到這個時候,所有的事態的進展,都是按照袁世凱意願向前的。應該說,在南方革命軍根本無法與袁世凱的北洋軍抗衡的情況下,袁世凱要想贏得戰爭的勝利,儘管會費一些周折,但總體上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但袁世凱卻沒有急著去打垮革命軍,而是考慮如何借助這股革命的烽火,逼迫清帝國退出歷史舞台。袁世凱知道清政府的氣數已盡,這個數百年的封建政權,已是藤枯瓜落的時候了。
十一月八日,黎元洪覆袁書,勸其歸附起義軍,並允諾力推袁世凱為大總統。
革命的最後階段是否已經達到目的,這是未來的秘密。一些最瞭解中國情況的人不能不懷疑,在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國家裡,自從最遙遠的歷史早期以來,皇帝就像神一樣統治著他們;在這樣的國家裡,是否能夠突然用一個同東方概念和傳統格格不入的共和國政府形式,來代替君主政體……
十二月一日,武漢停戰。
一月十八日,良弼等人發表激烈宣言,成立了以保衛清室、反對議和為宗旨的宗社黨。
南方軍隊在與袁世凱的北洋軍進行戰爭的同時,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組織建設。讓袁世凱更沒想到的還有——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孫中山突然回到國內,在上海外灘的十六鋪碼頭,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身著黑色西裝的孫中山向歡迎的人群頻頻揮手致意,很有點領袖的風采。當有記者問孫中山帶回了多少錢支持革命時,孫中山的回答顯得既有豪情又有無奈:「予不名一錢也,所帶回者革命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達,無和議之可言也。」孫文的從斜刺裡殺出,讓民眾群情激奮,畢竟,論革命歷史,論海內外聲望,論建國學理,孫中山都是首屈一指。在那些青年學子以及底層群眾看來,布衣出身的孫文似乎更能代表他們的利益。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的十七省代表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在孫中山、黎元洪、黃興三位候選人中,孫中山以十六票當選(共十七票,象徵十七個省)國民政府臨時大總統,黎元洪以全票當選為副總統。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晚十時,細雨霏霏之中,孫文於中華民國大總統府,也即曾經的南京太平天國天王府和兩江總督府前,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宣誓道:
十二月五日,攝政王載灃被迫引咎退位。
那一段時間,一切的一切都如六月裡的天氣一樣,風雲變幻。與前任李鴻章不一樣,老謀深算的袁世凱知道清朝的氣數已盡,對於這個腐朽的政權,袁世凱也懶得盡孝盡忠了。此番東山再起,精於權謀的袁世凱已心中有數:如果有機會的話,他會挺身而出,讓這個朝代結束在自己手中,當然,這一切最好是在體面的狀態下進行,畢竟,袁世凱受清室恩惠太多,不能讓世人覺得他從孤兒寡母手中巧取豪奪了江山,必須平穩過渡才行。同時,在袁世凱看來,清廷上下還是有一定反抗能力的,至少,他們的反抗會讓中國分裂,一大片邊疆地區將會難保。袁世凱從來就是不主張革命的,雖然他算是一個軍人,但袁世凱一直不太喜歡用暴力來解決朝代更替的問題。在熟讀兵書的袁世凱看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因此,袁世凱竭力使光緒皇帝的遺孀隆裕太后相信,要避免國家分裂和動亂,擺在清王朝面前的唯一一條和-圖-書道路,就是正式退位。除此之外,袁世凱投鼠忌器的原因還有:中國的混亂會給虎視眈眈的列強,尤其是日本以藉口,加快引狼入室的步伐。出於這樣的考慮,上任伊始,袁世凱一方面命令馮國璋、段祺瑞領第一、二軍赴武漢前線,先擊潰革命軍,佔據戰爭的主動權;另一方面派唐紹儀準備跟革命黨人進行接觸,摸清革命黨人的實力和意圖。與此同時,對於孤兒寡母的清廷,袁世凱盡可能地把形勢說得嚴峻複雜,讓搖搖欲墜的清廷誠惶誠恐。雖然袁世凱的主要出發點是「通吃兩家,唯我獨大」,但在此亂世之時,國家和百姓如果少受兵燹之苦,也是一件好事。
當天,參議院將選舉結果致電袁世凱,在電文中給予袁世凱以高度評價:「本日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滿場一致,選定先生為臨時大總統。查世界歷史,選舉大總統滿場一致者,只華盛頓一人,公為再見,同人深幸公為世界之第二華盛頓,我中華民國之第一華盛頓。統一之偉業,共和之幸福,實基此日。務請得電後,即日駕蒞南京參議院受職。」
二月十二日,宣統皇帝溥儀下詔退位,歷時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在完成了自己的榮光與腐朽之後,壽終正寢地謝幕。退位詔書為洪述祖按照袁世凱的意思擬寫的,洪述祖當時的身份是直隸候補道員,也是內政大臣趙秉鈞的秘書。隆裕太后在閱過之後,吩咐一定要加上「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之句,很明顯,隆裕太后最擔心的,還是革命黨人。這個時候,可以看出的是,袁世凱已勉強接受共和制了。中國就這樣看起來輕而易舉地走進了共和,就像輕易地翻過一頁紙一樣。讓更多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悠久的封建專制國家所建立起來的中華民國,竟然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有很多人為新招牌興高采烈,只是人們沒有想到,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哪會如此輕鬆地結束呢?在很多時候,它只是換了一個招牌。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人們只知道「共和」這個名詞,至於「共和」怎麼個「共」法,怎樣建立新局面,新局面將是如何,似乎誰也不知道。與此同時,舊制度巨大的陰影並沒有隨之消失,前方,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這個時候,在南京的孫中山等人也意識到清帝退位是遲早的事情,按照事先的約定,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要交給袁世凱。一直把天下當做己任的革命黨人,當然信不過袁世凱這個舊式的官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多地利用規則,去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就成為擺在革命黨面前的新課題。革命黨人能想到的,是如何把「美式的共和體制」,轉變為「法式的共和體制」,從政體上對總統的權力加以限制和削弱。所謂的法式共和體制,是一種「內閣制」,雖然內閣上有總統,但政治的運轉是以內閣總理為樞紐。也就是說,在法式政體中,總統只是一個虛職,大權實際上掌握在總理手上。
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四日,南北軍第六次停戰,唐紹儀密電南京臨時政府,詢問:孫文讓位於袁世凱,有何把握?孫再次表示,肯定會讓賢。
一月二十二日,清駐外各使館電請清帝退位。

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法律依據是各省都督代表於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三日制定的《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由於無法召開具有上下兩院的國會,只有變通為由各省都督代表會暫時作為立法機構選舉臨時總統。這種做法是特殊時期的產物,值得理解和尊重。接下來,就是各總長的任命了:順利通過黃興為陸軍總長;但宋教仁任內務部長的提議遭到了拒絕,孫中山不得已,只好改薦原江蘇巡撫、親立憲派老官僚程德全擔任了內務部長。這也決定了這一屆中華民國政府不完全是一個革命派的政府,只是各派勢力的拼盤。當然,這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很正常。不過,中央各部的次長,除湯薌銘一人之外,全部都是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的同盟會青年骨幹。由此也可見,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一屆政府將是同盟會主政的政府。

十一月二十九日,袁世凱電告武昌答應停戰;汪精衛按照袁世凱的意思,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張南北聯合,清帝退位,選舉袁世凱為總統。

十一月二十七日,清軍攻佔漢陽,民軍死傷三千人。馮國璋擬乘勝渡江攻武昌,袁世凱親撥長途電話勸其停止進攻。
二月二十七日,南京臨時政府專使團以及唐紹儀到達北京,受到了隆重熱烈的歡迎。袁世凱接見了專使團,雙方談得還算比較融洽,袁世凱很誠摯地聆聽了專使團的意見,對去南京上任及遷都一事,未置可否。然而專使團在北京那幾天,北京突然發生士兵嘩變,東安門外及前門大街上,槍聲一片,很多士兵和社會閒雜人員乘機搶劫,波及數千家店舖、錢莊、民宅。專使團住地附近也槍聲一片。接著,騷亂繼續擴大,連天津、保定等地也捲了進去。別有用心的日本駐軍急忙從山海關、東北南部抽調一千五百人趕到北京。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明確地向專使團表示:現在北京局勢不穩,去南京一事,只得暫緩。
一月十七日,清廷召開御前會議,隆裕在議事時抱著宣統大哭: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同袁世凱說,革命黨太厲害,我們沒有槍炮,沒有軍餉,萬不能打仗……勝了固然好,要是打敗了,連優待條件都沒有,豈不是要亡國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時和*圖*書,曾就採用總統制還是內閣制的問題,展開過激烈爭論。孫中山根據中國資本主義發展起步較晚,資產階級勢單力薄,以及農民、文盲半文盲佔總人口絕大多數的國情,主張實行總統制,並且提出了「三年軍治,六年約法,然後進入憲政」的民主過渡期。也就是說,在臨時政府的初期,要求總統的絕對權力和很大程度上的集權。討論過程中,同盟會另一位著名人物宋教仁,主張採用內閣制,實行西方議會政治,對總統權力實行抑制,這樣可以避免中國重新走向專制。辯論的結果,孫中山佔了上風。這樣,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確立了將採用美式國體,也就是在政治運轉之中,以總統為中心樞紐進行運轉的方式。總統在政治架構中享有很大權力,國務卿為中央各部之首,不過考慮到中華民國仍處於戰爭狀態下的緣故,作了稍稍變通,以陸軍總長為首席部長。
……歷史上很少見到如此驚人的革命,或許可以說,從來沒有過一次規模相等的、在各階段中流血這樣少的革命。
十一月十五日,袁世凱授意剛出獄的汪精衛與楊度等在北京組建「國事共濟會」,提倡與革命軍議和。

清楚地明白革命黨人的態度之後,袁世凱仍舊不動聲色。袁世凱心有餘悸的是,一個政權是不肯輕易退出歷史舞台的,如果過於激怒他們,必定會遭到垂死的抵抗,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龐大的帝國,還是有相當實力的。三百年歷史的清朝就像一棵老樹,不可強用猛力,而要先左右搖晃,待根基鬆動之後,才能連根拔起。袁世凱考慮如何以一種最恰當的方式,讓抵抗力量變得更孱弱一些,讓他們在壓力下以一種壽終正寢的方式自動退位,然後,以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方式進行改朝換代,召集全國議會以取而代之。這樣,不管是君主立憲也好,或者是共和制度也好,只要自己能登上政治最高舞台,最大程度地體現自己的意志,就是理想的結局。那一段時間,歷史的風雲變幻,像在雨點般的鑼鼓聲中走馬換燈一樣:
武昌起義的爆發,讓本來就搖搖欲墜的清廷亂了方寸,遺老遺少們只是長吁短歎,根本就沒有辦法力挽狂瀾。一開始,清廷還沒打算起用袁世凱,只是派陸軍總長蔭昌率領北洋軍去鎮壓,可那些北洋軍哪裡肯聽蔭昌的指揮呢?「袁家軍」表現得磨磨蹭蹭,毫無鬥志。情急之下,清廷只得想到起用最後的救命稻草——在洹水之上賦閒的袁世凱。在此之前,當日俄加強對東三省的侵略,形勢吃緊之時,以奕劻為首的滿族十大臣,就開始力保袁世凱出山了。協理大臣那桐在奏請辭職的報告中,說袁世凱的才能高自己十倍。除此之外,在保舉他的人當中,還有皇族載濤、載洵;大學士、軍機大臣、皇族內閣大臣鹿傳霖、陸潤庠、載澤、唐紹儀、梁敦彥、鄒嘉來、盛宣懷、端方;地方封疆大臣趙爾巽、錫良、李經羲;立憲派首領張謇;還有袁世凱的死黨、北洋將領姜桂題、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可以說,當時有權有勢的人,全都在說袁世凱的好話,都在呼籲他出山。現在前方整個形勢吃緊,請袁世凱出山的呼聲更高了。
這時候南北雙方的形勢就像圍棋進入了中盤階段,雙方落子飛快,都在搶時間,搶速度,以贏得時局的主動權。袁世凱的優勢在於實力,在於西方列強的支持,他不僅手握重兵,有地方大員的支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同時,前朝的遺老遺少也能接受。至於革命黨人,優勢在於對西方的瞭解,態度激進,能爭取到社會上一批激進分子的支持;並且,革命黨更善於鼓動民眾,利用輿論,為人們描繪相對美好的藍圖。從效果上看,南京方面似乎出手更快,二月十八日,南京國民政府宣稱,已安排好由教育總長蔡元培領隊,宋教仁、汪精衛、鈕永建、王正廷、劉冠雄、魏宸組、曾昭文、黃愷元等八人組成的迎袁專使,專程趕往北京,迎接袁世凱赴南京就任總統——當天,專使團就由孫文授命出發,二十二日偕同唐紹儀自滬起程,取海道北上。
這個時候,對於南方各省的起義軍來說,在巨大的軍事壓力之下,成立一個統一的政府以及軍事指揮機構,迫在眉睫。但建立一種什麼樣的國體,對於全體革命黨人,以及全體中國人來說,都是從未涉及的新課題。對於黎元洪等舊軍人來說,因為從未接觸過西方思想,對於西方的政治一無所知;而對於革命黨人來說,原先對於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一下子進入到操作階段,未免會顯得手足忙亂無所適從。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已經宣佈獨立的上海都督陳其美通電全國獨立的各省,請派代表在上海開會,希望盡快結束群龍無首的局面,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民國政府來代替帝國政府。至於民國政府的組織形式和原則,希望以美國制度為藍本。陳其美在通電上說:
十一月十三日,袁世凱抵達北京,詔令各路軍兵,全部接受自己的調遣。
清帝雖然退位,但國際社會對於孫中山領導的中華民國持冷淡態度。列強紛紛表態,拒絕承認孫中山領導的中華民國。美國公使公開認為,孫中山並不是一個「代表人物」,他「能否控制局勢是大可懷疑的」,仍舊強調袁世凱是「當今中國最強有力的人」。孫中山試圖通過中間人士不斷跟美國接觸,呼籲美國承認南京臨時政府,但美國一直不鬆這個口。孫中山得到的信息是:「趕緊同意你對手的意見吧!」「我對你實話實說,即使你竭盡努力,你也是沒有出路和-圖-書的。」各國政府依舊通過他們所控制的海關和照原訂的種種借款契約,資助袁世凱。駐北京的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里遜的斷言是:指望對中國國情一無所知的孫中山去爭取外國對中國的盡早承認是癡心妄想,只有袁世凱才能得到列強的信任。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只得兌現他對國民的承諾,表示願意讓位袁世凱。二月十三日,孫中山向參議院提出書面辭職,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同時附帶三個條件:一、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不得更改;二、新總統親到南京就職後,本總統及各部總長、次長始行解職;三、新總統必須遵守(正在制訂中的)臨時約法。
當天晚上,袁世凱就在外交大樓剪去了自己長長的、已顯花白的長辮子,剪的時候,袁世凱一直忍不住哈哈大笑,談話中顯出異乎尋常的高興。對於袁世凱身邊的人來說,袁世凱如此興高采烈,還真是從未看到過,以後也沒有再次見過。第二天早晨,當袁世凱留著齊耳的短髮,有點不習慣地走出自己的房間時,他看到那些隨從和軍政大員們,大都已按照他的要求剪去了髮辮。雙方對視之間,都啞然失笑,彼此都有點不自然,一個個好像魂不守舍似的。
一月二十六日,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宗社黨激進首領良弼,震驚北京。隆裕太后只好放棄了所有的指望,懇請袁世凱保其母子性命。段祺瑞等清將領五十餘人聯名通電,請清帝退位。
十二月七日,袁世凱派唐紹儀為和談代表去武漢與國民軍議和,暗示贊成共和。
三月九日,南京參議院覆電承認,並通電佈告全國。十日,袁世凱於北京原外務部禮堂,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代表南京參議院接受誓文的是迎袁專使蔡元培。蔡元培同時代表孫中山宣讀了熱情洋溢的祝詞。「無疑他是靠著無限的耐心,識人的睿智和政治的卓見贏得了權力」——一位同時代的西方觀察家在第二天的報紙中如是說。
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中華民國最高立法機關參議院正式成立,公推福建議員林森為議長。參議會制定了各項法律規章數十種,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抓緊制訂《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取代《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這一項後來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產生了極大作用的《臨時約法》,破天荒地規定了一系列關於公民的權利,一共列舉了「人民有保有財產及營業之自由」、「人民有居住遷徙之自由」、「人民有言論、著作、刊行及集會結社之自由」等十項「自由權」,極具進步價值。當然,《臨時約法》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將臨時政府最初的美式總統制模式,改為法式的內閣制了。《臨時約法》共七章五十六條,中心內容就是限制總統的權力,它雖賦予臨時總統總攬政務、公佈法律、制定官制官規、任免文武官員等大權,但同時規定,內閣總理直接向國會負責,總統不得獨立行使職權,須由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副署(簽名),且咨送參議院審議批覆才行。在這種情況下,大總統就變成了國家的虛位元首了。
十二月二日,江浙革命黨聯軍克南京,清軍守將、袁之嫡系舊屬張勳,連發電報給內閣求援,袁世凱置之不理;各省代表議決,袁世凱如反正,即公推其為臨時大總統。
這時候的清廷,哪裡還有跟袁世凱討價還價的資格呢,一切都是火燒眉毛。情急之下,清廷只能順依了袁世凱。十月二十七日,清廷授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陸海各軍。國庫空乏之下,隆裕太后無奈何拿出百萬私房錢,撥給袁世凱的北洋軍,以暫緩武漢方面的局勢。十一月八日,清廷資政院召開會議,選舉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趕赴京城,接受了清廷的委派。當袁世凱意氣風發地出現在紫禁城大殿時,由兩旁射過來的目光複雜無比,就像目睹不可知的命運之神似的。
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袁世凱致書黎元洪,首提和議。
一九一二年三月六日,南京參議院通過了六項決議:一、由參議院電告袁大總統,允其在北京就職;二、袁大總統接電後,即電參議院宣誓;三、參議院接到宣誓之電後,即覆電認可就職,並通告全國;四、袁大總統受職後,即將擬派之國務總理及各國務員姓名,電知參議院,求其同意;五、國務總理及國務員任定後,即在南京接收臨時政府交代事宜;六、孫大總統於交代之日始行解職。
三百年歷史的清朝就像一棵老樹,不可強用猛力,而要先左右搖晃,待根基鬆動之後,才能連根拔起。袁世凱考慮如何以一種最恰當的方式,讓抵抗力量變得更孱弱一些,讓他們在壓力下以一種壽終正寢的方式自動退位,然後,以中國歷史上的禪讓方式進行改朝換代,召集全國議會以取而代之。
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一日,也就是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第二天,孫中山在南京,仍以大總統的身份,頒佈了匆匆擬就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的匆匆出台,明顯就是針對袁世凱設計的。也就是說,從三月十日一直到四月一日孫中山在南京宣佈辭去中華民國大總統職務,在中華民國歷史上,竟有兩個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的突然歸國,以及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打亂了袁世凱的步驟,袁世凱感到非常惱火。本來,到了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底,隆裕太后已聽從袁世凱的上諫,下懿旨召集國會,決定國體了。在袁世凱看來,這意味著清朝即將退出歷史舞台,自己一直主張的君主立憲就要成功。而現在,革命黨人先行一步,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https://www•hetubook•com•com政府,並且選舉了在革命黨人和南方民眾中享有很高威信的孫文擔任臨時大總統。這些,都是袁世凱所不願意看到的。儘管孫中山就職的當天,不僅在就職演說中,同時也電告袁世凱,自己只是暫時代理臨時大總統,如果清帝退位,會隨時讓出總統位置。但袁世凱知道,革命黨人對於他,還是不相信的,有相當一部分人明顯不想拱手讓出政權。一月二日,袁世凱公開宣稱,不承認南京政府。袁世凱表示,自己決不會接受共和體制,他深信共和只會導致國家的分裂和毀滅。
十月三十日,袁世凱自彰德南下,離開了隱居兩年的養壽園,進駐湖北孝感,親自督促北洋軍猛攻漢口。
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千瘡百孔的大清王朝,到了一九一一年時,已經蒼老得沒有氣力再向前邁出一步了。《劍橋中華民國史》這樣闡述:「在滿族的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舊秩序結構極為牢固,自我維護極為巧妙,能夠經受住一個世紀的民眾叛亂和外國入侵。然而,正是它本身的力量否定了它。它對工業主義與民族主義運動的適應,對科學和民主的適應是如此緩慢,以致最終必然讓位。」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不僅袁世凱沒有想到,甚至,連革命黨人孫文、黃興等人都沒有想到。看起來,這實在不算是一場有組織有領導的事件,同盟會在當中的力量只是一部分,可能還不是主要的一部分。起義的主要領導人當中,幾乎沒有一個是同盟會會員。更讓人覺得偶然的是,武昌起義如星星之火,點燃了全國各地的革命烽火——一月之內,全國二十二個省,竟有十七個省宣佈獨立。那些平日裡看起來不可一世的撫督們,在洶湧的革命態勢面前,根本無法組織像樣的抵抗,完全是樹倒猢猻散,非降即逃;最壯烈的,也不過是走投無路地自殺,或當了俘虜後被處死,只有個別是戰死。用什麼來解釋這種現象呢?只能說,大清的氣數真是盡了。
十月十四日,清廷詔袁世凱為湖廣總督,赴武漢節制各軍。袁世凱稱病不接受上諭。十月十八日,清廷指派袁世凱老友徐世昌趕到洹上,敦促袁世凱就任。這一回,袁世凱向朝廷攤牌,提議朝廷加快立憲改革的步伐:一是明年開國會,二是組成責任內閣,三是解除黨禁,四是寬容武昌起義之起事黨人。與此同時,袁世凱要求清廷充分地撥給他軍費,授予他前線指揮軍事之全權,不對他的指揮橫加干涉。
日本《上海信使報》業主兼主編佐原篤介,在給英國駐華記者莫里循的信中,也對中國革命的選擇充滿了失望:
不僅僅是袁世凱對於共和制持不同意見,從一開始,很多關注中國政局的國家也對在中國的國情下實行共和制抱有疑問。關注中國政局的倫敦《泰晤士報》發表的一篇政治評論這樣認為:
這一次北京的事變,最終查明是曹錕部因為欠餉事件釀成的。具體是不是袁世凱授意,無從稽考。當時士兵因為欠餉發生的兵變,的確出現了很多起。當然,也有看法認為兵變是袁克定的授意,想以黃袍加身的辦法,在皇城劫持溥儀,逼乃父稱帝。不管具體情況如何,這一次事變在客觀上正好給了袁世凱不想離開北京的藉口。南京的很多議員,本來就不同意定都南京,事變也正好為他們找到了藉口。很快,臨時政府的黎元洪副總統以及諸多南北將領,也表示擁護定都北京。在這種情況下,專使團只得致電孫中山以及參議院,匯報北方局勢,建議確定臨時政府之首都為北京;同時提出具體辦法:袁世凱在北京就職,由總理到南京組織政府,然後與參議院一起遷往北京。
袁世凱在第一時間得知南京政府選舉自己擔任臨時總統的消息後,且喜且憂——喜的是,自己終於登上了權力的巔峰,完成了自己的夙願;憂的是,自己原本並沒有打算跟革命黨真正合作,對於共和制,也不認可。按照袁世凱的初衷,是想在逼退清帝之後,由他承接隆裕太后的最後旨意,在北京召集成立國會,決定國體,然後由國會選舉他做總統。簡而言之,袁世凱就是想撇開革命黨和南京革命政府另起爐灶。袁世凱的這一想法當然被革命黨人所察覺,因此,革命黨人選舉孫文為臨時政府總統,同時又虛席以待,明顯地就是針對袁世凱的。革命黨人就是不想讓袁世凱在北京另立政府,先下手為強,逼袁世凱就範。緊接著,孫文及南京革命政府去電袁世凱,表示明確反對袁世凱另起國會的設想。南京的同盟會報紙也得到授意,對於袁世凱不願南下進行抨擊。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為了爭取更多人的支持,消除革命黨人的敵對情緒,袁世凱不得不作出讓步,表示同意南京革命政府的說法,認為由一個被推翻了的政權授意成立國會是不妥的。袁世凱回電孫中山、黎元洪以及各部總長、參議院、各省都督、各軍隊長等,聲稱共和既定之後,當以愛國為前提,絕不能因為大總統問題,釀成南北分歧乃至分裂的局面;待局面穩定之後,自己立即退隱田裡,為共和之國民,但在未接受之前,當竭智盡愚,暫維秩序。袁世凱信誓旦旦的一席話,在同盟會主辦的《民立報》及全國各家公私報刊發表之後,贏得了南北輿論的廣泛支持。
十一月四日,朝廷下詔准許袁世凱令前敵各路清軍停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