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太監李蓮英

作者:雅瑟 王牧
大太監李蓮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篇 權傾朝野 擾亂朝綱 第一章 耍權弄計——一切都是為權力

第三篇 權傾朝野 擾亂朝綱

第一章 耍權弄計
——一切都是為權力

慈禧太后死後當夜,隆裕太后便降下一道懿旨,要李蓮英侍奉「慈馭上賓」,而崔玉貴第三天則被准予出宮,此後便在宮中銷聲匿跡了。李蓮英和崔玉貴的身份地位高下立判。
「不敢?我看你的膽子夠大的了!說,這『苦衷』二字指的是什麼?」慈禧太后冷笑道。
另外,憑著他是慈禧太后的寵信,又是宮裡的總管,無論外官或內官,求他在慈禧太后面前說情辦事的人擦肩接踵,哪一個不得打點他一批厚重財禮。但是,李蓮英收受賄賂也有自己的戒條,向來小心從事,從不魯莽。凡是那些素無來往或不知情的外官,大多拒之門外,主要是怕他們口頭不嚴,走漏風聲,於己不利。所以,他自己常常自稱不結交外官,以顯清白。其實,他背地裡交結的外官很多,據說都是經內務府的人引見的,而且大多是有頭有臉頗有名氣的人,不僅有內廷大臣,而且還有外省督撫、封疆大吏。著名的有李鴻章、袁世凱等有實權的重臣。
朱夫人知道這一道奏摺遞上去,朱一新只有等著命運的安排,想到這裡,禁不住淚流滿面。朱夫人對朱一新的這一行動表示有些不理解,覺得朝中王公大臣眾多,為什麼非要你這個人微言輕的人去上奏呢?
慈禧太后忍不住又笑了起來,說道:「別忘了,他是言官。」

李蓮英在宮中這麼多年,耳濡目染,早就司空見慣。深知凡宮中有錢有勢的太監,大多結交朝中官員,肆無忌憚的收受賄賂,廣攢錢財。李蓮英看到自己的同行一個個都發了大財,買房子買地,不僅眼紅,還緊步後塵,拿他們當楷模,甚至倚仗自己的靠山是慈禧太后這個優勢,採取了有過之無不及的手段,大肆撈取外快,摟財聚寶。除了他應得的月食錢糧、恩賞的銀子外,他每年都從內務府兌換十萬兩上等的雪花白銀。
「朱御史,是不是覺得你是個言官,就敢如此放肆了?」
在宮裡,慈禧總是和李蓮英走在前邊,其餘的人則遠遠隨在後面。西太后有時還把李蓮英召來寢宮,談些黃老長生之術,兩人常常談到深夜。

為陞官假裝生病

「老佛爺,王爺所說句句屬實。」接著,李蓮英便繪聲繪色地描繪起操練的情形,他本來就口才好,善於講故事,再經過一番添油加醋,直將那操練的場面描述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他是越說越有勁,可慈禧太后卻越聽越不耐煩,終於忍不住開了口:「行了!我讓你辦的事情,怎樣了,有進展嗎?」
我朝家法,嚴馭宦寺。世祖宮中立鐵牌,更億萬年,昭為法守。聖母垂簾,安德海假採辦出京,立置重典。皇上登極,張得喜等情罪尤重,謫配為奴。是以紉紀肅然,罔敢恣肆。今夏巡閱海軍之役,太監李蓮英隨至天津,道路蹕傳,士庶皆愕,意深宮或別有不得已之苦衷,匪外廷所喻。然宗藩至戚,閱軍大典,而令刑餘之輩廁乎其間,其將何以詰戎兵崇體制。況作於涼,其弊猶貪,唐之監軍,豈其本意,積漸者然也。聖朝法制修明,萬無慮此。而涓涓弗塞,流弊難言,杜漸防微,亦宜垂意。從古閹宦,巧於逢迎而昧於大義,引援黨類,播弄語言,使宮闈之內,疑惑漸生,而彼得受其小忠小信之為。皇上明目達聰,豈跬步之地而或敢受欺。顧事每或於細微,情易溺於近習,待御僕從,臣非正人,辨之宜早辨也。
「既然這樣,你就好生休息吧。」說完,慈禧太后就出去了。
天漸漸地黑了,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空中,古老的北京城萬籟俱寂。長春宮東暖閣內,不時傳出說話的聲音,彷彿給這沉寂的夜晚增添了些活氣。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有統轄六宮之責,俟有妃嬪等如不遵家法,在皇帝前干預國政,顛倒是非,著皇后嚴加訪查,據實陳奏,從重懲辦,決不寬貸,欽此。
李蓮英權勢之大,從珍妃之死就可以看出來。珍妃死於一九〇〇年庚子之亂帝后出逃西安的那天早上。後人都對珍妃之死報以同情和憐憫,對慈禧太后的狠毒深切痛恨。其實,李蓮英也是謀害珍妃的主要人物之一。李蓮英之所以要謀害珍妃,除了因為恨光緒帝和珍妃外,更主要的是為了迎合慈禧太后的心意,以此達到鞏固自己地位的目的。
一句話說到了慈禧太后的心坎裡。對呀,與其這樣,我何不先用著,過陣子再撥給他不就行了。看著她那貼己的奴才,慈禧太后會心地笑了。他對李蓮英此次去天津的行動表示讚賞,說他這次出去辦得不錯,應該好好獎賞一下,並立即升李蓮英為皇宮的內廷總管。
「臣的意思是……」
如今,經李蓮英這句話一刺|激,慈禧也覺得張蔭桓是有意將紅色的送給光緒,把祖母綠獻給自己。所以,瞬間情緒突變,當即令人將祖母綠寶石退還了張蔭桓。張蔭桓不知底細,便憂心忡忡,擔心種下禍根,但慈禧也並不能以此作為懲處張蔭桓的條件,便懷恨在心。最終,張蔭桓還是受到了處置,一是因戶部錢糧虧空,二是支持了光緒皇帝的維新變法,被謫發新疆。當時,英國駐華公使出面干涉,說張蔭桓是出使英國的友好使者,這樣做是對英國不友好的行為,將會影響中英兩國的關係等。慈禧太后卻一意孤行,一心要查辦他,從中可以看出李蓮英對慈禧太后的影響。
「好吧,這樣也好。出去後好好靜養,記著早些回來,可千萬別給我在外邊惹事端,有些事現在我還不能一人做主!」
慈禧太后擺擺手說:「算啦,不必這麼客套了!」說完,又賞了李蓮英一些東西。窗外,月亮不知什麼時候已退了下去,黎明的曙光劃破夜幕,漸漸出現在東方。
看看慈禧太后,李蓮英謹慎地答道:「這房子是奴才前年建的。奴才自小離家,承蒙太后恩寵,方有今天,可父母至今仍在家裡受苦受難,奴才就建了這房子,想把他們接來享幾天清福。由於太后您政務繁忙,奴才沒敢打擾,還請太后恕罪。」說完,就又跪倒在地上。
李蓮英一生在宮中為奴,幾十年的閱歷,諳達了封建王朝宮中的你爭我奪。帝后之間,帝后與臣僚之間,臣僚與臣僚之間,為了爭權奪勢,矛盾深重,鉤心鬥角,爾虞我詐,互相欺騙。特別是為奴的太監們,被驅逐、被杖責、被處死的事屢有發生。李蓮英雖然一時顯貴,也總是如履薄冰,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因為在他的前面,早年有寵極一時、紅得發紫的安德海在濟南成了巡撫丁寶楨的刀下之鬼,給青年李蓮英震撼巨大。前車之鑒,引以為戒。步其後者,掌案太監王俊如,後因失寵而被發往盛京,秘密處死。小太監冠連材因敢於在慈禧太后面前直諫言事,在菜市口被砍頭。
「奴才今不能侍奉太后,還請太后恕罪。奴才以前身子骨就不大好,加上這幾日事多,因此感到身子十分虛弱,頭暈得厲害。昨日太醫已給奴才看過,現下正吃著藥,就不用再麻煩了。」李蓮英不要讓太醫來給自己看,深恐被看出什麼破綻,急忙答道。
李蓮英對家人和對個人的嚴格要求是出了名的,吳永在《庚子西狩叢談》中也有相應記載。一是在處理吳永與岑春煊的矛盾問題時,儘管李蓮英與岑春煊的父親岑毓英有深交,但李蓮英卻並沒有故意偏袒岑春煊,這讓吳永深感佩服。二是以王之春為首的幾位重臣,企圖在慈禧面前捉弄吳永,李蓮英卻出面暗中保護為人正直清廉,深為太后所喜歡的吳永,並事先把此事偷偷地告訴吳永,使吳永有所提防。對此,吳永言談舉止之中始終對李蓮英充滿了感激之情。
李蓮英看看他,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別在這吹牛皮啦,借你個膽子你也不敢。」他自然不會告訴剛毅自己是因為沒討到官而生氣,只說是自己不小心惹惱了慈禧太后。這年月,怎能輕易相信別人呢?雖說他和剛毅是換帖兄弟,可也不能不提防著點。
李蓮英深知伴君如伴虎,況且自己所侍奉的這位聖主老佛爺,絕不是仁善者。不僅如此,皇宮內外,王公大臣,大小官吏,哪一個也不是等閒之輩,誰肯把太監放在眼裡。要想自己有長遠的立足之地,就必須謙恭謹讓,老老實實地當好奴才,低三下四地做人。所以,曾有人說,李蓮英能終保其身,不失所寵,憑的是「戒驕戒矜」四個字。多年的磨煉,他城府很深,宮廷內外,事無鉅細,他都態度嚴謹,盡心盡力,從不https://m•hetubook.com.com懈怠。
李蓮英一聽,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呢。自己在宮裡得罪的人也不少,萬一走了消息,讓慈禧太后知道了,別說陞官,恐怕連現在這個內廷副總管的位子也坐不穩。想到這裡,便說:「虧師傅平日裡沒白疼你一場,你說的確實有些道理。待會太后來了,我就向她說,咱出宮去。」聽了師傅的誇獎,李三順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
待得醇親王一退出,慈禧太后便迫不及待地問李蓮英:「小李子,這次去情況究竟如何?」

「現在的艦還缺嗎?」慈禧太后依舊不放心地問。
心眼活絡的李蓮英終於通過一個不是很成功的謊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李蓮英不但見死不救,反倒落井下石,勸珍妃趕緊執行慈禧太后的懿旨,免得時間晚了,出逃不成,大家都受到牽連。
李蓮英聽了,雖說未能如願以償,但畢竟還是滿心高興,因為他知道那個內廷大總管的位子,遲早都是他李蓮英的,就趕緊趴在地上磕頭謝恩。
正在火頭上的慈禧太后聽了李蓮英的話更是忍無可忍,立刻召珍妃於宮中,以有損威儀、蠱惑皇上為由進行杖責。雖然珍妃苦苦哀求,但盛怒之下的慈禧根本聽不進去。
李蓮英對鐘不感興趣,此刻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內廷總管的職位。誰知慈禧太后除了談那鐘之外,別的話什麼也不說。李蓮英又不好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看看又沒什麼希望,就找了個藉口,悻悻地回房去了。
「嗯,是這樣。」慈禧太后想想辦海軍畢竟是件大事,可別出什麼亂子,因此又有些擔心地問:「依你看,北洋海軍的實力到底如何?不可欺瞞,知道嗎?」
慈禧太后退了朝,沒回自己的寢宮,逕直就來看李蓮英,問:「小李子,感覺好些了吧!」
慈禧晚年信佛,常扮作觀音,李蓮英大多扮作韋馱。韋馱全稱叫韋馱天,梵文稱「塞達陀」。觀音菩薩與韋馱也有一段有趣的傳說。觀音菩薩的生日是陰曆二月十九日,文殊菩薩派韋馱挑著一擔滿滿的禮品去南海為觀音菩薩祝壽。韋馱怕延誤時間,便急匆匆地奔跑,弄得大汗淋漓,眼看快到南海,實在太累了就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待一覺醒來,繼續趕路,眺望普陀山,隱現在翠綠叢中發現寺廟樓閣,他不覺鬆了口氣。就在此時,不知從何處突然跳出五隻猛虎,把禮品搶吃一光。韋馱怒從心頭起,拿起扁擔將五隻猛虎打死。虎是打死了,禮品卻沒有了,該怎麼辦呢?他哭喪著臉,空著兩手來到觀音洞外徘徊起來。觀音菩薩駕著祥雲,在他的後面將一切情況全看到了,便收他做了護法神。許多寺廟裡韋馱的塑像就是根據這個傳說才立在觀音菩薩身旁的。

借力打力壓言官

慈禧太后見了,也不禁為其製作精絕而叫好,欣喜地問道:「這水是從哪出來的?它們又流到哪裡去了?」說完,就拎著那鐘上下左右仔細瞧了起來。
再說此時的慈禧太后,自從李蓮英一出宮,可就變了樣。總覺得思想空虛,精神沒有寄託,身邊也沒有一個知冷暖的人來照顧自己。有時,連她自己都想不通為什麼李蓮英如此討人喜歡。那些宮女、太監們雖是加倍地小心侍候,可她仍不滿意,嚇得他們整日提心吊膽的。
「總管,是哪個龜孫子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惹您煩?說出來,看兄弟我怎麼收拾他。」見此情景,剛毅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來了句。
庚子年(即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清軍大敗。慈禧太后挾持光緒皇帝逃到西安後,藉口張蔭桓與洋人有勾結,下令將張蔭桓在新疆處死。
朱夫人雖然略通文墨,但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並沒有放在心上。朱一新卻對夫人說:「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否則真的出現太監監國,後悔莫及。」
慈禧太后知道不當面斥責朱一新,那就證明自己有縱容自己的奴才之過,於是非常氣憤:「你莫忘了!這大清朝是我做主,還不退下!」
只見李蓮英答應了一聲,雙手接過鞭子。那些小太監們一個個跪在地上直發抖,心想這頓痛打逃不了了。誰知那李蓮英剛站起來,就假裝兩腳發軟,「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這下可熱鬧了,小太監還沒處置,卻又倒了個李蓮英。
李蓮英仔細一看,自己反倒愣住了。原來是水晶不同稜面的折光,在轉動之後產生的折光令他誤以為是真水。「以假亂真,巧奪天工。」慈禧太后特別喜歡這能打鑼、能「噴水」的西洋鐘,又仔細把玩起來。
光緒此時正與諸大臣商議抵日方略,忽聞太后駕到,即出迎跪接。慈禧陰沉著臉,一聲不吭地直入殿內,光緒皇帝遂又跟入殿中再跪請安。慈禧這才厲聲厲色地斥責他為什麼主戰,以致局面一發不可收拾。不等光緒回答,又轉頭讓李蓮英把珍妃帶來。慈禧太后這樣憤怒,光緒皇帝嚇得戰戰兢兢,眾位大臣更是大氣也不敢出。
李蓮英服侍慈禧太后睡下,輕輕地走出房門。雖說天還微微有些涼意,可李蓮英內心卻喜滋滋的,彷彿自己已經坐在了大清朝內廷總管的位子上。
這日一早起來後,小太監進來給慈禧太后梳頭,本來這小太監平時手藝不錯,可不知是昨晚沒睡好還是看著慈禧太后陰沉的臉手發抖,一不小心竟把太后的頭髮弄下來兩根,雖想偷偷藏起來,但仍給慈禧太后看見了,這還了得!只見慈禧太后伸手就是一記耳光,金色的護指頓時在那太監的臉上劃出了五道血印:「你們這群廢物,平日裡是怎麼學的?小李子一病,竟沒一個頂用的。來人!給我拖下去重打二十。」
「臣斗膽亦不敢。」
李蓮英看了,禁不住連聲道:「好,好,太精緻了。」本想自己留著,轉念一想,算了,還是獻給太后得了,說不定太后一高興另行封賞也不是沒有可能。
光緒皇帝見這等危急時刻珍妃還替自己想著國家大事,真是悲痛萬分,百感交集,於是苦苦哀求留珍妃一命。正在這時,東南方向又連續不斷地傳來炮聲,慈禧神情焦急,便惡狠狠地對光緒說:「你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還留她有何用!」
其實,李蓮英在慈禧太后心中並未失寵,崔玉貴在慈禧太后心目中的位置始終也未超過李蓮英。一是出逃時,慈禧念李蓮英年歲已大,經常讓他坐在車上,跟在自己的身後,免受徒步之苦,崔玉貴則被派往前行探路跑腿的苦差事。二是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年)回鑾後,慈禧太后認了李蓮英的嗣女兒為自己的乾女兒,長期留住宮中,恩寵有加。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舉動更加轉化了慈禧太后與李蓮英主僕的關係。反觀崔玉貴,則被攆出宮去一年多,不管是什麼原因、什麼理由,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畢竟是不光彩的,而且崔玉貴對此也心懷不滿。再就是故宮中保留下來的許多照片,多為光緒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年)裕勳齡入宮後所拍,關於慈禧的照片,每次大多是讓李蓮英陪同,而崔玉貴的就很少。特別是慈禧太后扮觀音菩薩的幾幅照片,都讓李蓮英陪著站在一旁扮作韋馱,充分說明了慈禧太后與李蓮英之間幾十年所形成的牢固的主僕關係,以及超越主僕關係的特殊感情的一種關係。
於是,又安慰李蓮英:「放心吧,這事自有我給你做主。」
李蓮英這裡已起了床,正坐在那梳洗,一聽說慈禧來了,慌忙扔下毛巾,跳上床去,拉著被子躺了下去。等慈禧太后一進屋,馬上掙扎著要起來叩頭請安,慈禧太后見了,連忙攔住,說道:「小李子,病好些了嗎?平日裡看你身子挺好的,怎麼一病起來這麼厲害,要不要請太醫來再看看?」
「奴才,奴才……」看著慈禧太后那張笑臉,李蓮英心中一陣緊張,不知道慈禧心中的具體想法,一時也不知該怎麼回答好。

「臣知此乃太后眷注體恤之意,臣所謂『苦衷』亦即指此。但這李蓮英素來倚仗太后恩寵,為所欲為,此舉實乃助其氣焰。臣恐唐代宦官監軍復見於我朝,因此奏請太后,不得不加以提防。」
慈禧讀完這份奏摺,臉色愈加凝重了,只見其中寫道:
「奴才不敢,依奴才看,我北洋海軍的實力可抵禦任何強敵。」
李蓮英一生在宮中深得慈禧太后寵信,終老不衰。他又廣交言官,含而不露。一些貪圖權貴之人,竟與他磕頭結盟拜把子,呼兄喚弟。如軍機大巨孫毓汶、白雲觀m.hetubook.com•com道長高雲溪等人,都與他結為金蘭之好,成為異姓弟兄。還有人說那個恬不知恥的曾經衛戍都門後來搞復辟的張勳,曾經拜到他的膝下,認他做義父。就連海內外大名鼎鼎的李中堂鴻章,在去廣東赴任之前,也用厚厚的財禮先拜謁李蓮英。至於野心勃勃的袁世凱,從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後就與李蓮英過從甚密,大把大把的銀子塞入李蓮英囊中。李蓮英也正是通過這些人大發其財,享有厚福的。
「師傅,徒兒想,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宮裡邊人多嘴雜,萬一哪個不長眼的東西傳揚了出去,太后聽了豈能饒過咱們?我看您還是向太后說說,咱出宮去。那樣玩起來也放心,免得在這還提心吊膽的。」
既然慈禧太后把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不回去能行嗎。李蓮英忙順勢回答:「謝太后關心,奴才身子已完全好了。本想明日回宮侍奉您老,沒想到太后您親自來了。奴才現在就收拾東西,等會和太后一起回宮。」

慈禧乘輦出行,李蓮英(右)和崔玉貴(左)隨駕慈禧
「好了,自家兄弟,還說這種客氣話做什麼。不過,以後說話可要注意著點,這是我,換了別人還說不定怎麼著,別啥時丟了腦袋自己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是,是,奴才一定記著就是了。謝太后恩寵,望太后多多保重玉體。」
小太監當然不敢把李蓮英裝病的事說出來,何況李蓮英臨出宮還給了他好處。所以,慈禧太后從他這裡也問不出什麼有用的信息來。於是,命人傳旨午膳後去李蓮英住處,親自去看個究竟。堂堂的慈禧太后要去看自己的奴才,這可真算得上大清第一大新聞。那太監一聽慈禧太后要親自去,心想不好,一定要先通知在外面逍遙自在的李蓮英,於是趕緊通知了他。

看見李蓮英臉色紅潤,慈禧太后會心地笑了。李蓮英也摸不著頭腦,急忙上前攙著慈禧太后進了大門。忽然,慈禧太后停了下來,說道:「小李子,你這住處挺不錯的啊,幾乎趕上我的住處了,什麼時候建的?怎麼我一點都不知道?」
「小李子,你這次病得可真不輕哪,足足休養了十多天。」慈禧太后笑著說道。
李蓮英因為慈禧太后沒有給自己陞官,心情一直不好。聽到外面的喧鬧聲,也給氣惱了。推開門一看是自己手下那些小太監,正想出去發洩一下,忽見慈禧太后正手拿竹鞭,陰冷著臉從房裡出來,腦子一動,便想出一條妙計:你不是煩嗎?我叫你煩上加煩,看誰來伺候你。其實,目的還是為了向慈禧太后要官。
看看李蓮英沒反應,慈禧太后略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說:「現在這大清朝的皇宮裡,並不風平浪靜。我本想把你晉陞為內廷大總管,可太后、親王、大臣們動輒就搬出家法來。遲早有一天我要把這煩人的祖宗家法全推翻,我要我行我素,不管什麼人都得聽我的。不過現在,只能委屈你了。」
慈禧以為珍妃死不悔改,又命人對她進行杖責。光緒帝見珍妃要受到重責,趕緊跪下為珍妃求情,但正在氣頭上的慈禧太后絲毫不顧及光緒的感受,仍然堅持要重罰珍妃。李蓮英同上次一樣,又出來為珍妃求情——其實是想對她實施更進一步的懲罰。
珍妃求生的欲望很強烈,誓死不從。慈禧太后即命崔玉貴等人將珍妃架到井口,推入井中。就這樣,珍妃被慈禧的狠毒、李蓮英的冷漠給害死了。
「北洋的安危,不僅直接關係到京師的安全,而且與大清江山社稷有直接關係。如今,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海軍,我們也應該保持投入,不能落下。況且海軍是國家的海軍,所以臣想,辦海軍應由各部量力籌措,由海軍衙門統籌運用。」
慈禧太后就喜歡別人給他戴高帽子,不過這會她關心的是怎樣把自己的頤和園盡快修好,盤算著讓李鴻章從海軍軍費中挪用一部分給她。所以,聽醇親王很起勁地說完,只淡漠地說了句:「他能如此懂得規矩,就算他的造化。好了,你下去歇著吧。」
回到家裡的李蓮英,沒有了慈禧太后的約束,更是為所欲為。每日裡同李三順通宵達旦地暢飲,放縱自己,總算不受宮廷禮數的約束了。可玩歸玩,一旦躺在床上,李蓮英心裡仍不踏實,一來害怕自己一離開,又有別人取代了自己,討得慈禧太后的歡心;二來總不見慈禧太后有給自己陞官的意思,所以他總是著人到宮裡探聽消息,免得局勢變化自己還不知道。
朱一新說:「朝政如此,實在讓人痛心。我身為言官,就當恪盡職守,怎能與他人相比?你不要再說了!」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慈禧太后做主,將自己的內侄女(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指定為皇后,同時將瑾、珍姐妹列選為嬪。光緒十四年十月初五日,光緒皇帝完婚後,與皇后感情很一般。原因是慈禧太后向來對光緒態度不好,光緒對慈禧的家人也沒有好感。
據李氏後人說,慈禧太后個人使用的太監,最多時不下四五百人,凡在李蓮英管轄之下的人,他都要求很嚴,怕他們做錯了事,給自己丟面子。他初當總管時,常用來嚇唬手下人的一句口頭禪是,誰不老實就送誰去「掃茬」,就是二次淨身。其實,太監們都知道,宮中太監掃茬的制度是有的,但那是百年不遇的事情,非玉莖重生者,是不會再遭此酷刑的,甚至是一萬人中也不會有一人出此怪現象,並不是誰想叫誰去掃茬就可以的。相反,李蓮英對下邊的人又很「護犢子」,盡力不叫他們吃虧,如分發賞銀,盡量平衡,人人有份。再比如太后吃剩的御膳,有時賞給宮女、太監們吃,叫李蓮英去分,如果誰不在,他都給留出一份來。再比如,某太監家中祖父母、父母病故時,李蓮英就親自在慈禧太后面前去為他們請假,討恩賞銀子等。所以,他手下的人既怕他,又敬他,還感激他。
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不僅光緒皇帝的變法維新之目的未能實現,而且被囚禁在瀛台,珍妃因為被牽扯其中而徹底被囚禁,從此與世隔絕。到了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英、美、德、法、俄、日、奧、義八國聯軍攻破大沽炮台,大舉進犯京師,威脅皇宮安全。慈禧太后非常害怕,立即吩咐準備出逃。七月二十三日凌晨,紫禁城裡已聽到震耳欲聾的炮聲。到天剛亮時,慈禧太后在寧壽宮裡已坐立不安,準備攜帶光緒、后妃和王公大臣倉皇離京向西逃跑。
慈禧由於不喜歡珍妃,對她賣官的案子也非常痛恨,下大力氣去追查。後來,此案株連很廣,珍妃的哥哥也被迫逃往廣州,宮中涉及的太監被杖責而死的就有六十多人。
這份奏摺把李蓮英說得問題很嚴重,但打狗還得先看看主人,你也不看看他是誰的奴才,李蓮英縱有天大的錯誤,也不該你朱一新來管教,否則慈禧太后不就有疏於管教的罪責了?果然,慈禧太后很快就變得勃然大怒。
慈禧太后看看沒什麼大病,吩咐幾個小太監小心侍候,然後就回宮去了。那幾個小太監一看,因為李蓮英這一倒,自己竟免了一遭痛打,不由得對李蓮英感激不盡,自是加倍慇勤,忙前忙後,真比給慈禧太后辦事還勤快。
慈禧太后本以為李蓮英只是這幾天累著了,歇一晚也就沒事了。誰知第二天早上起了床,等李蓮英來給自己梳洗,卻左右等不來。眼看著該是上朝的時候了,這可怎麼辦呢?急忙派人去喚。不大會兒,小太監回來了,說李總管病重今日起不了床。慈禧太后一聽,不由得納悶:怎麼一下子病得這麼重?小安子(安德海)死了,如果李蓮英再有個好歹,我身邊連個貼心的人也沒了。想到這裡,也顧不得上朝,急忙去看。
「老臣已經跟他談過了。辦法是有幾個,不過一時還不宜明示。」醇親王答道,「海防新捐,限期將到,臣想應該延展些日子。現在直隸的報捐者甚是踴躍,對北洋的入款大有關係。」
「快起來吧,這事也不能怪你。你去替我把這該死的奴才痛打五十鞭子,讓他以後記著點,這是皇宮!」
這一日,慈禧太后從北海遊玩回來,感到有些累,就歇息了。恰在這時,有個姓劉的小太監捉了隻烏鴉,一時好奇心起,https://m.hetubook.com.com也想那樣玩玩,也想給自己解解氣,便喚來幾個小太監如法炮製。

誰曾想這烏鴉不偏不倚飛到了慈禧太后寢宮的上空。那慈禧太后此刻正做著美夢,當即被這一聲巨響驚得坐了起來。仔細一聽,外面又吵又鬧,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急忙命人出去看看。當聽到是幾個小太監在外面用爆竹炸烏鴉時,慈禧太后不由得勃然大怒:這成何體統!真是越來越放肆了。於是,便讓人拿來竹鞭,親自出去教訓那些太監去了。

「就你鬼點子多,有什麼話就說呀。」
得了慈禧太后的應允,李蓮英急忙命李三順張羅回家事宜。不大會兒,一行人便急忙忙出宮而去。
李蓮英與慶親王奕劻及榮祿向來交往頻繁,早年李蓮英在奕劻身上沒少開銷銀子,所以後來就可以互為利用,相互利益均沾。其實,李蓮英並非不可直截了當地懇求慈禧太后,主要是時刻警惕自己,不要因小失大,一旦失寵,摔得鼻青臉腫,正所謂登高跌重。
「好吧,等將來正式建軍的時候,分諭各省照辦就是了。北洋衙門現在還有存款嗎?」
可惜被李蓮英發現了,出於對光緒和珍妃的嫉妒,便把這些事密告慈禧太后。慈禧聽了,認為找到了光緒與皇后關係冷淡的根源。皇后葉赫那拉氏也非常嫉恨珍妃,常在慈禧太后面前說珍妃的壞話。慈禧臉上慢慢顯得惱恨甚至憤怒起來。李蓮英平時又是個見風使舵的人,一見慈禧的態度,知道慈禧也不喜歡珍妃。於是趁熱打鐵,污蔑珍妃迷惑皇帝,擾亂朝綱不說,還顛倒乾坤,整日女扮男裝,實在有失皇家尊嚴。
李蓮英見慈禧太后又想修建自己的院子,又不想留下什麼把柄,有點兒猶豫,於是就對慈禧說,絕對夠用。其實,他是個軍事盲,只不過為了討得慈禧歡心才這麼說的。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他還說,即使真的應付不過來,過陣子再買也不遲。與其讓他們把錢存在銀行裡,倒不如慈禧太后先用著。
李蓮英覺得這又是一次陷害珍妃的好機會,便把早就暗中察訪好的珍妃與其兄串通奏事房太監賣官一事,趁著給慈禧太后梳頭的時候稟報了。不僅如此,他還扯上了光緒皇帝,說皇上慫恿珍妃在宮廷大內賣官鬻爵,上下都知道了,眾說紛紜,擾亂了官場人心。
慈禧太后把自己比做觀音菩薩,把李蓮英比做韋馱,其用心不就在此嗎?這就完全證明了李蓮英在慈禧太后心目中的地位。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十月十日慈禧太后萬壽節這天,恩賜李蓮英蟒袍補服全襲。光緒三十三年(一九〇七年)九月十七日,慈禧傳旨為李蓮英六十歲生日賜大福壽字、畫各一軸,實際就是讓大家為李蓮英六十歲生日籌備賀禮。
其中,御史朱一新耳濡目染,更是憂心忡忡。正在此時,山東、山西、四川、福建等省相繼發生水災,朱一新遂決定冒生命危險,上疏慈禧太后,遇災修省。朱一新的夫人卻勸他此舉萬萬不可,否則性命堪憂。
不等他話說完,慈禧太后早就氣得先開了口:「我朝廷優禮近支親藩,宮廷太監賁送往來,係屬常有之事。這些你不知道嗎?此次醇親王巡閱洋面,已非尋常可比,特派蓮英隨行服侍,又有何錯?」
唐朝宦官監軍之禍,前明「鎮守太監」之非,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蓮英天津閱兵,本已使得京城沸沸揚揚,誰想一回來,竟又當上了內廷總管。此舉怎能不引起朝野志士仁人的重視?一時間,朝廷上下,皇宮內外,人們莫不擔心慈禧太后會走唐、明的覆轍,開太監監軍之例。

落井下石害珍妃

果然,第二天一早,慈禧太后就降旨:將都察院左都御史朱一新革職回籍,永不啟用。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年),李鴻章與慶親王奕劻在北京和八國聯軍議和後,慈禧太后派二總管崔玉貴回到北京,探聽情況。崔玉貴才叫人將珍妃從井裡撈上來,葬在北京西郊田莊北端。這一年的冬天,慈禧由西安返回北京。為了掩飾珍妃被害的真相,又假惺惺地給珍妃追加封號。據《大清歷朝實錄》記載:「皇太后降旨:上年京師之變,倉促之中,珍妃扈從不及,即於宮內殉難,洵屬節烈義嘉,加恩著追贈貴妃位號,以示褒恤。」直到宣統年間,珍妃的姐姐瑾妃晉陞為瑾貴太妃以後,才將珍妃遺骨遷葬於易縣西陵崇妃園寢。
「回太后的話,李中堂所奏屬實,我北洋海軍確已初具規模,而且戰鬥力不弱,陸軍官兵個個驍勇善戰,一改往日疏懶遲緩的狀態;水師官兵也都個個身強體壯,實戰演習,彈無虛發。總體還不錯,就是……李中堂建議說,我國海面遼闊,現在的艦隻遠不能應付過來,朝廷應該加大投入購買新艦,以保我疆域安全方是上策。」
「怎麼這等重要的事都不清楚?」慈禧太后看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轉了個話題,「小李子這次與你出去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守規矩的地方?你可不得欺瞞!」
小太監立刻被拖下去責打,慈禧太后心中不由得想起了李蓮英:唉,還是小李子會服侍人!這個小李子,也不知現在好了沒,怎麼一出去就不說回來了?細一想那天的情景,又覺著不大對勁:那天他不是從房裡跑出來的嗎?怎麼那麼巧,早不倒晚不倒,偏偏倒在我面前,莫不是這小李子也在給我耍心眼?可我沒虧待他呀,內廷副總管,四品花翎頂戴,難道他還嫌低?想到這裡,她便讓人傳來李蓮英房裡的小太監,想問個明白。
慈禧聽後十分愕然。其實,慈禧太后與李蓮英何曾不幹這等捐官的勾當,不過是他們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別人點燈罷了。慈禧為了藉機出氣,便叫李蓮英從頭到尾把事情的經過述說一遍。慈禧聽了勃然大怒,便叫著李蓮英直奔養心殿。
慈禧太后為了羞辱珍妃,讓她長記性,還在她的禁室掛了一塊禁牌,以示懲戒,內容為:

「醇王爺,北洋海軍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慈禧太后也對海軍表示了很大的興趣。
晚清宮廷太監劉興橋、趙榮升、馮樂廷等人曾經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一本關於晚清太監生活的書,書中就提到:
「起來吧,難得你有這份孝心,我只不過隨便問問而已。看你身體好多了,是不是可以回宮了?不行的話,回去再讓御醫給你看看。」
一聽說是太后,可把剛毅嚇得幾乎癱在地上。自己剛才的話可是大不敬,弄不好可要株連九族的。於是,他急忙向李蓮英說:「大哥,小弟剛才一時為你不平,所以……你可千萬別放在心上呀。」
「太后,水是循環的,它們又回到亭子下面的池子裡。」
朱一新坐在桌前,兩眼凝視著桌上那微弱的燭光,沉思了許久,方才開口說道:「夫人,你的心思我懂,但此事干係甚大,我不能熟視無睹。你也略讀詩書,唐代宦官監軍所造成的禍患你難道不知道嗎?你難道忍心看著我大清社稷,就這樣葬送在一個太監手裡嗎?」

為人處世分外圓滑

有一種說法是,李蓮英並不是一直都在慈禧太后面前吃香的,他晚年失寵的說法有很多。其中之一說,自從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後,由於李蓮英態度不明朗,與光緒帝關係曖昧,慈禧太后認為他是靠不住的人,就開始對他冷落。再一種說法就是,自從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慈禧太后出逃時,李蓮英便失寵了。更有人說,李蓮英之所以失寵是因為崔玉貴的得寵。
「李鴻章答應了?」慈禧太后禁不住一陣興奮。
「既有摺子呈上,何不經過軍機處?小李子,遞上來。」
李蓮英聽了,覺著也是這個理。再細細思量,自從出宮後,雖說自己整日吃喝玩樂,但從未走出這宅院一步,根本不可能露出什麼馬腳。想到這裡,心才算靜了下來,忙吩咐眾人趕緊打掃庭院,準備迎接慈禧皇太后。
「臣不敢欺瞞太后。李公公這次與臣同到天津,行為舉止實在是臣始料未及的。」
李蓮英收受賄賂,講究分寸,其實他是很貪婪的,凡是不肯買他賬打點他的人,他非常忌恨。有這樣一段故事,戶部侍郎張蔭桓被派往英國參加英女王六十大壽慶典,回國時,途經法國巴黎,買了兩塊寶石,一塊紅寶石獻給光緒皇帝,一塊祖母綠獻給慈禧太后。但他卻沒有給李蓮英送什麼東西,一貫佔便宜的李蓮英就忌恨他。於是,就在慈禧太后玩賞這塊寶石,愛不釋和_圖_書手之際,摸透了慈禧太后心思的李蓮英認為教訓張蔭桓的機會來了,就站在一旁插嘴冷言冷語地說:「難道咱們這邊就不能用紅的嗎?」話雖然簡單,卻觸動了慈禧太后的心窩子。按清代習俗,妻妾嫡庶之間衣飾區別極為嚴格,只有正妻方可使用紅色衣飾,而妾媵只能用綠色衣飾。慈禧因為自己原是「西宮」,不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一直耿耿於懷。
一時間,整個李府,上自李蓮英,下自看門的僕人,全部行動起來。用過了午膳,慈禧太后也顧不上歇息,便迫不及待地領著一大批侍從,坐著鑾轎奔李蓮英住處而來。不大會工夫,已來到李府門前。再看李蓮英,此刻正領著那些太監們黑壓壓地跪了一地,看見慈禧太后下了轎,急忙跪行向前,說道:「奴才不知太后駕到,未曾遠迎,還請太后恕罪。」
說完,朱一新還特意拿眼瞅了瞅李蓮英,只見李蓮英正兩眼冒火,惡狠狠地盯著自己。朱一新想,只要事情一鬧大,言官們和朝中大臣一起聯合參奏李蓮英,肯定可以成功。
李蓮英在求情的時候,故意暗示慈禧太后可以用別的方法進行懲罰。慈禧太后經李蓮英提醒,馬上轉變主意,表示看在李大總管的面上,杖責可以免了,改為囚禁,並令光緒皇帝當下寫旨將珍妃降為貴人。
李蓮英卻是兩頭都想討好,便假意懇請老佛爺饒恕了珍妃,稱珍妃只是一時好玩,以後會慢慢改正。慈禧正好有台階下,就順勢停止,不再責罰珍妃。城府不深的珍妃還把李蓮英當成了自己人。
只見他急忙跑了出去,跪在慈禧面前說:「太后息怒,這是奴才沒有盡到職責,管教不嚴所致。請太后治罪!」
晚清時期,吏治之濫早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貪污腐敗早已是人所共知。就連慈禧太后也經常把賣官當做主要的收入來源,而且那些花錢買官的人上任後會盡力搜刮百姓,以此收回投資,所以民間素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即使你是科舉出身,如想混個好缺,也非花錢打點不可,整個官場可謂一片黑暗。
慈安太后崩逝,除去了慈禧太后的一塊心病,在慈禧獨掌大權的路上又少了一個威脅,因而這幾日她的心情顯得格外好。但李蓮英卻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坐臥不安、茶飯不香。因為在這件事上,李蓮英確實發揮了聰明才智,出了大力氣。按說慈禧太后應該有點表示,可誰想她卻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這可把李蓮英給急壞了。自從安德海死後,李蓮英被封了個內廷副總管,由六品晉陞為四品花翎頂戴。照說官也不算小了,可他卻並不滿足,和他的主子一樣,永遠都想做最大的、最有權勢的人。原以為這次能夠如願以償了,誰知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大總管一直是李蓮英夢寐以求的職位,如今這麼輕鬆從慈禧太后口中說出來,李蓮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地站在那愣了半天,方緩過神來,急忙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般說道:「奴才謝過老佛爺!奴才謝過老佛爺!」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六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結果清軍大敗,日本更加猖狂。九月,日本侵略者已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形勢迫在眉睫。同時,迫在眉睫的還有慈禧的六十大壽。籌備了八個多月、花了五百四十萬兩銀子的萬壽盛舉,頓時化為煙塵,未能如願,慈禧很是掃興。
即使在得意之時,也從不張揚,形諸於色,放縱大意,時時提防招惹是非。同時,凡是他屬下的人犯了錯過,惹慈禧太后生氣,他都敢於承擔過錯,總是對慈禧太后說,這是奴才的錯,對屬下管教不嚴,請求慈禧太后懲罰自己。對此,慈禧太后很讚賞他勇於承擔責任的態度,也許是出於對他的偏愛,慈禧反倒氣消雲散,不予追究。他在慈禧面前不僅總是奴顏婢膝,張口老太后,閉口老佛爺,就是在王爺大臣們面前,也是如此,無論何時何地遇到王爺或大臣們,也總是躬身侍立一旁,口稱某王爺好或某大人好等。中國人總是說禮多人不怪,李蓮英因此結交了不少人。
這還差不多,慈禧太后聽了笑笑,隨後又在李蓮英攙扶下看了看這宅院,便喜氣洋洋地回宮而去。
雖然他經常收受這些人的金銀財寶,但很少在慈禧太后面前為他們求情辦事,因為他怕老佛爺對自己交結外官產生懷疑,同樣對自己不利。等日後一旦人家問起事情辦得如何時,就用所求老佛爺不允的話搪塞或支應過去。對於平日有些交情又收受了重大財禮的人,就算是礙於面子不得不辦,也要耐心等待時機。非要等到慈禧太后提起來,李蓮英才會順便開口,或者去找某王爺、某大臣去圓通。當年,袁世凱就是通過自己的好友阮中樞結交的李蓮英,經過一番打點之後,求助李蓮英。李蓮英先把他援引給慶親王,然後又讓他結識了榮祿。他們利用御前會議合法的發言權力,一唱一和,把袁世凱又推薦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才得以恩准到小站督練新軍的。
他們怎會想到,這乃是李蓮英的妙計——裝病。原來,自從安德海死後,慈禧太后的梳洗、按摩等事情都由李蓮英接管。宮裡的太監宮女雖人數不少,可慈禧太后除了李蓮英誰也不中意。想到這一層,李蓮英就想:我裝病不起,看誰來侍候你!到時候,看你給不給我加官。
後宮裡慈禧太后用過早膳,正在那擺弄她那些香氣撲鼻的花兒,聽得朱一新進宮求見,立刻拉下臉來,非常不高興。「朱御史,有什麼事就說吧。」慈禧太后冷冷地說道。
說完,不管在一旁求情的光緒皇帝,命令將景旗閣後過道裡的井蓋打開,讓珍妃自盡。珍妃見情況危急,就想向李蓮英求救。其實,平時李蓮英對珍妃的好處都是假的,只是為了緩和慈禧和光緒的矛盾罷了。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李蓮英是從來不會站錯隊的。
按照清朝制度,皇帝選后妃時,凡三品以上八旗官員的女兒,都在候選之列。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十九歲的光緒皇帝已屆成年。按照祖制,幼年登基的皇帝,須在完婚大典前三個月舉行選后妃的禮節。選定的皇后就是正宮,選為嬪妃的則是東西兩宮。對選定的皇后妃嬪,要明降諭旨,昭示天下。
緊急時刻,大家都是逃命要緊,只有瑾妃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問光緒皇帝,珍妃該怎麼辦。光緒有心帶她一起出逃,慈禧卻不同意,認為帶著也是個累贅,留在宮裡難免被洋人俘虜,於是起了殺她之心。
慈禧太后其實並不關心有多少艦船,這會她滿腦子都是錢的事。聽了醇親王的話,她問:「照你這次去看的情形,這北洋水師還要繼續投不少的錢。怎麼樣籌款,你跟李鴻章談過沒有?」
然後,醇親王便大讚李蓮英如何安分守己,知曉分寸,尤其是謝絕外客,不惹是生非。那種操守,著實可靠,大小衙門的官員對他不僅佩服,而且敬重,都說這是皇太后知人善任,法度嚴明,所以派出去的太監,才會如此守法盡禮。
珍妃一到,慈禧更加火冒三丈,二話不說,劈頭蓋臉一陣數落,然後又令她將賣官鬻爵的事情一一道來。珍妃本來就胸無城府,如今見事已敗露,難以掩飾,又不敢直接承認,只好跪在地上磕頭不語。
「臣有疏上呈。」朱一新堅定地說。
這日裡,剛毅進宮奏事,完了就順便來看望李蓮英。一進房間,就嗆得直咳嗽,只見屋內煙霧繚繞。那李蓮英臉色陰沉沉的,正躺在床上狠勁地抽煙。剛毅送給李蓮英一個鼻煙壺,那鼻煙壺煞是好看,扁長磨圓,一側繪著白貓捕蝶,一側畫著仙鶴涉水。可惜這絲毫引不起李蓮英的興趣。
「老佛爺息怒,」李蓮英聽出慈禧話中有話,這才緩過神來,覺得說實話的時候到了,「老佛爺交代的事,奴才怎敢忘了?奴才都已辦妥了!」
烏鴉是太監們最恨的一種鳥,因為烏鴉的叫聲特別難聽,被認為是一種不祥之鳥。而且北方人都把牠叫做「老鴰」,和「老公(太監)」的音差不多,太監們聽了很不順耳,認為是對他們的侮辱。所以,太監們捉到烏鴉之後,常常弄死,其中有個法子就是在那烏鴉的腳上綁個爆竹,點燃以後,把烏鴉放開,當飛往高空時,烏鴉即被炸死,也算給自己解了氣。
「謝太后關懷,奴才比早時是好些了,但頭依舊暈沉沉的。太后,宮裡邊不清靜,人來人往的,奴才想出去靜養幾天,這樣身子好得快,也能夠早日侍候太后您老人家。」
等慈禧太后一離開,李蓮英便立刻下了床。睡了足足一個和圖書晚上,早就養足了精神。於是,喚來李三順等太監,在屋子裡玩了起來。玩了會兒,那李三順突然開了口:「師傅,徒兒想……」
這音樂鐘約有二尺六寸高,鐘盤放於一座假山之中。下方有鱷魚、老虎、燕雀、大象等飛禽走獸,或站或臥,形態萬千。上有一座假山,假山上一片碧綠的棕櫚樹林,林中有兩個金髮碧眼的頑童,一男一女。每個人手中各持一把亮亮的小槌,分針一走到十二點,兩個洋人兒童就用小槌擊打一面小鑼,旋即就會發出美妙的音樂聲,十分悅耳動聽。更有意思的是,棕櫚林內的小亭子是淡藍色玻璃的,只要兒童一擊打鑼面,亭內就有一股水注竄出來,宛若噴泉一般。
慈禧太后見了,也顧不了那些小太監了,趕緊讓人將李蓮英抬到屋裡,隨後又吩咐請御醫來給他診斷吃藥。御醫來了,摸摸李蓮英的脈搏,一切正常,再仔細檢查,還是不能確定是什麼症狀,可又不敢向慈禧太后說,於是亂開了些補藥。
曾毓雋上任前出於禮貌不得不去李蓮英的府上拜會,目的是遞上帖子,免得失了禮數。沒想到李蓮英以客禮相待,一口一個「老父台」,告辭時還親自把他送出門。曾毓雋還說以後李家有事可以直接跟他打招呼,他會盡力辦妥的。但是,李蓮英卻正色道:「老父台,這可不行,家中的子侄和族人如有什麼不軌之行,還望你嚴加管束。否則,你我在北京都沒有好日子過,而且對家風不好,還望老父台多多費心。」言辭誠懇,態度甚恭,絲毫沒有做作的樣子。曾毓雋在任期間,確實未發現李家有什麼不法之事,不軌之行為。
言官是不能隨便殺的,殺言官一般在歷史上往往沒有什麼好結果。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慈禧太后是不會做這種傻事的。
他一生又喜歡交結各路朋友,諸如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六部九卿,翰詹科道的大員、外省督撫、封疆大吏,以及至北京的社會名流等,與其交情篤深者不乏其人。他平時善於交友,拉攏關係,又巧於利用慈禧太后對他的信任,利用手中的一點兒權力為他們解決一些問題。因此,就取得了一些朝廷重臣對他的信賴,諸如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端王載漪、李鴻章、張之洞、榮祿、孫毓汶、袁世凱、岑毓英、岑春煊、盛宣懷、載洵、溥興、溥瀾、剛毅、立山、聯元、趙舒翹、姜桂題、江朝宗等,都與其有較深的交情。當然,其中也有人是為了仰承其鼻息,在慈禧太后面前給說好話,以便取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不失寵幸,保全自己。因此,李蓮英在朝野內外就成了一個烘雲托日、眾星捧月般的人物,甚至京城裡的百姓既怕他三分,又都敬他三分。
種種史料都表明,李蓮英在慈禧太后面前終老不失所寵。崔玉貴雖然為慈禧太后所寵信者之一,但比起李蓮英來,實際上他是上躥下跳,跑的腿多,受的累多,說的話多,傷的人也多,而所得實惠可比李蓮英遜色多了。
朱一新默默地退了出去。可把個李蓮英恨得咬牙切齒,心想一定要找個機會治治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大膽言官。平時我不找你的不是,你倒先找上門來惹是生非。於是,李蓮英趁機對慈禧太后說:「老佛爺,這朱御史也太大膽了,奴才替老佛爺您做事,他也敢說三道四。依奴才看,不如對他嚴懲,以儆傚尤。」
「臣不大清楚。」醇親王對這麼敏感的問題不敢隨便回答,因為不清楚慈禧的態度。
辛亥革命後,清朝的遺老遺少乃至眾多官員中,接觸過李蓮英的人很多,但談論李蓮英的人很少,唯有光緒朝後期曾任過大城縣縣令的曾毓雋談到過他與李蓮英的一次接觸和留給他的印象。曾毓雋曾任順天府令,接到調任大城縣縣令的通知後,便去順天府尹家拜謝,府尹還向他道歉,說把他調到了大城縣——李蓮英的老家,此處官難當、人難做。
「是的。剛開始李鴻章非常不樂意,只說海軍沒錢,現在連軍艦都買不起,哪來的銀子修園子?不過,奴才卻掌握了有力的證據。原來,北洋衙門在那什麼匯豐銀行裡還存著筆款子呢!」
看見師傅急成這個樣子,李三順急忙上前,安慰道:「師傅,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您這樣乾著急有什麼用呢?還是趕緊準備準備,迎接太后吧!」
只有年紀尚小的珍妃一心想討得光緒皇帝的喜歡,顯得更加天真活潑,聰明伶俐。她常常在養心殿伴駕光緒,隨侍左右,很得光緒皇帝的寵愛。珍妃由於太過活潑,有時竟然公然女扮男裝,足蹬朝靴,頭上一品頂戴,三眼花翎,身著袍子馬褂,腰繫絲帶,背後垂著大辮子,與朝廷官員毫無二致。更加離譜的是,光緒帝喜歡她,竟然默許她這樣做。
李蓮英一聽太后要親自來看自己,頓時慌了手腳。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突然了,他不知道慈禧的到來是福是禍。李蓮英心裡沒一點譜。如果是福,當然是求之不得,他裝病這麼多天,為的就是這個;如果是禍,這可說得上是欺君大罪呀,難道慈禧太后看穿了自己的把戲?真是越想越怕,急得他在屋裡走來走去,想找個藉口讓慈禧太后甭來吧,又想不出個好法子,這可怎麼辦呢?
「可以,這些你看著辦就是了。除了戶部籌劃的法子外,你覺著還有什麼可行的生財之道?」相對於提高北洋水師的戰鬥力,慈禧太后對怎樣斂財更加有興趣。
清代末年,女主裡寡婦多,當權的西太后雖然有好多事要做,但日子過得看起來也是怪無聊的。她閒下來的時候,寫寫字、畫點畫、看看戲……倒也清閒。其中,最能解西太后心煩的就是大太監李蓮英。李蓮英最會服侍她,成了她離不開的人,兩人的感情看起來非常密切。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慈禧太后和李蓮英都互相派太監或當面問候:「進得好?」「吃得香?」不僅如此,有時候西太后還親自來到李蓮英的寢室去看望他。
慈禧太后這是要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這點道理誰能不懂?懿旨一下,朝野上下再也無人敢多說什麼。李蓮英通過慈禧的權威,公報私仇,而且假借慈禧的威風,趁機又抬高了自己的位置。
「是,是,以後還望大哥多多提醒。最近小弟得了個鐘錶,是英國著名鐘錶匠叫什麼華德的製造的音樂鐘,製作奇絕。所以,這次小弟進宮順便給你帶來了。」說完,剛毅就讓人把那鐘拎了進來。
「別給我找原因了,你腦子裡想什麼,我能不知道?你是我看著長大的,眼下你的本事也不比小安子當年差多少,以後還是咱娘倆靠緊點,相依為命吧。」
珍妃,一八七六年生於滿族世家,鑲紅旗人,祖父裕泰是陝西總督,父親長敘,官至戶部右侍郎。瑾妃、珍妃姐妹,自幼隨伯父長善在廣州生活,長善請文廷式為先生,在署內教她姐妹二人讀書。
每個人都會隨著地位的上升而變得越來越有脾氣,李蓮英也不例外。他在慈禧太后身邊時間久了,慢慢被大家奉為慈禧太后的傳話人,地位自然就高上去了。正所謂「官升脾氣長」,李蓮英也時不時地敢向他的主子耍點小脾氣。
李蓮英本以為慈禧太后知道了自己裝病,至少也要臭罵自己一頓,一聽這話,覺著慈禧太后不但沒生氣,反而真有點給自己加官的意思,急忙豎起耳朵,想聽聽慈禧太后再說些什麼。
「胡扯,哪是什麼真水呀,你看,是閃光,是能屈能彎的水晶柱。」
慈禧太后走到景旗閣的西側,忽然停住腳步,命二總管崔玉貴,將珍妃帶來。這時,珍妃被關押在景旗閣後邊的一個小院裡,由於長期受盡折磨,早已經蓬頭垢面,身上的衣服已經破舊不堪。珍妃被帶到慈禧面前,跪下給慈禧太后請安。慈禧嚴厲地斥責道:「如今洋人欺我太甚,戰火緊急,我本意要把你帶走,恐怕路上諸多不便,留在宮中,你年紀尚輕,倘遭洋人之辱,則無顏以對祖宗,還是賜你死了,倒也落得乾淨。」珍妃聽完,從地下站起來,態度從容不屑地說:「我死不足惜,只是皇上應該留在北京,不能丟下萬民不管!」
李蓮英的權勢威風本就炙手可熱,現在做了內廷總管,爬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寶座,更是躊躇滿志、鼻孔朝天了。誰料樹大招風,就在這個時候,御史朱一新卻上了道奏摺。
有一次,李蓮英陪著醇親王去天津巡視李鴻章所奏的演練和建設海軍情況。自從李蓮英去了天津,慈禧太后可真是望眼欲穿。這日聞得醇親王一行回京,急忙召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