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太監李蓮英

作者:雅瑟 王牧
大太監李蓮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篇 權傾朝野 擾亂朝綱 第三章 四處伸手——充分利用手中權

第三篇 權傾朝野 擾亂朝綱

第三章 四處伸手
——充分利用手中權

果然,李蓮英過了一會兒說:「有人因為一點兒小事就砍了太監的頭,奴才以後恐怕伺候老佛爺不周,還不知怎麼回事就被人拿去殺了,因此非常傷心。」
剛毅卻連忙叫住老鴇,不讓她走。老鴇感到納悶,姑娘都挑好了,還叫我做什麼。剛毅不理睬呆立一旁的老鴇,只管開口說自己要把這個姑娘贖出去,讓老鴇開個價。
李貴和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瞪起一雙圓眼,說只要他把這四張座位給他們,其餘的不用他們管。末了,李貴和還對訂座的人罵罵咧咧。
這天,剛毅跑了整整一日,依舊沒找到合適的。回到家裡,直覺得腰酸腳疼,躺在床上就不想起來了。夫人見他總是早出晚歸張羅這件事,實在心疼得不得了,忙端了碗燕窩,還趁機發了李蓮英的一陣牢騷。
李蓮英為了罩著自己人,竟然把一個朝廷老臣逼回家養老去了,可見他在慈禧面前的能耐有多大。

為鄉鄰考場使計

李蓮英雖然當時不知道這件事,但朝廷內外都傳得沸沸揚揚,很快這件事終於傳到李蓮英的耳朵裡。但是,他不但沒有責怪主考官,反而誇獎孫某會辦事,還大言不慚地說:「此事傳至家鄉,也沒什麼不好,而且這也是我給桑梓人辦了一件好事。」
「這不像這位客官想的那麼簡單,」黑永仍賠著笑臉說道,「我們還要維護我們的信譽。再說,已經預訂了,不經訂座人同意,就包給你們,訂座人也不會同意的。」
在孫毓汶的府邸,李蓮英先是會見了沙俄駐中國公使喀希尼,而後又結識了華俄銀行的璞科第。喀希尼是國際偵探,璞科第同樣也是一個國際間諜。他們對李蓮英頗感興趣,認為通過李蓮英這個內線人物,可以更加準確地摸清慈禧太后的底細,總比經過總理衙門和軍機大臣方便得多,而李蓮英更是為了同樣的目的而來,雙方各有各的算盤,各有各的需要。當有著相同的需要時,就會很快一拍即合。於是,李蓮英與璞科第便開始了秘密接觸。
「這有什麼關係,你給他們說一聲,讓他們退了不就完事了。」李貴和輕鬆地說道。
李蓮英在宮裡有了一定的權勢,見到很多太監都娶妻過日子,也不免有點兒心動,於是有心娶親,找個女人過日子,而且還可以打著結婚的名義收一份彩禮錢,大賺一筆。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成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展新型工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光緒皇帝知道其中的原委後,勃然大怒。他覺得自己剛親政不久,政治腐敗到如此地步,實令人痛心不已。這些太監總是假主子之威以逞私人之欲,就連光緒自己也曾經深受其害。如今又肇事拒捕行兇,鬧出人命,實在太猖狂。這次非要藉此事好好地整頓一下不可。
只可惜樂極生悲,到錄取考生時,孫某卻把李蓮英交給他的條子丟了。失魂落魄的孫某把家中、官廨到處都翻遍了,也沒找到,嚇得戰戰兢兢,坐立不安。有心想再去李府問問,可又不敢讓李蓮英知道這件事,免得讓李蓮英猜疑自己對他不忠心。因為丟失了總管親筆寫給的條子,等於對李蓮英的「大不尊」,李蓮英得知肯定饒不了他。但如不去問,李府的侄少爺不能中選,就是抗命不遵,大有獲罪的危險。
剛毅二話不說,轉身領著那女子便走。回到家裡,剛毅方將實情說出來,徵求那女子的意見,這位姑娘想想,畢竟已經離開了那種地方,嫁給太監總比讓人戳脊樑骨強,也便答應了。
第二天,醇親王和李蓮英由李鴻章陪同檢閱海軍。李鴻章下令會操,所有艦隊、大小船隻嚴肅認真地表演了一番,醇親王和李蓮英都對海軍一竅不通,只是走了一個過場。第四天,由於醇親王無法出海觀看戰艦,就讓李蓮英一人前去視察。李蓮英見終於有了機會,這才對李鴻章說:「所抽海軍經費,用建頤和園的款項,尚有不足。太后之意,要中堂大人設法,再抓緊籌措些。」
這下正中李貴和的心意,大方地表示只要大家願意去,他出錢。其他兩人也樂意免費出遊一次,就答應了。三人來到宮門口,李貴和謊稱奉命出去辦事。守門太監見是由李貴和領頭,不敢阻攔,便放他們出了宮。出了宮門,三人便直向大柵欄內的慶和戲園奔去,剛巧路上碰到了儲秀宮太監范連源,於是四人一同去聽戲。
慈禧太后不知底細,忙問李蓮英怎麼回事。李蓮英卻耍起了心機,只是一個勁兒地哭,並不答話。慈禧太后只好任他哭,然後等著他開口。
眾官員一聽,也都大吃一驚。如果李蓮英關照了,而到時候又錄取不上,不僅孫主考官位不保,恐怕還會殃及各位。於是,大家都積極想辦法。經過大家苦心思考,終於想出個辦法:凡大城縣姓李的考生,全部錄取,這樣李家少爺既可錄取得中,又可掩蓋丟失信箋的事兒。就算是將來上級知道了,要調查此事,事關李大總管,也是不會有人敢於冒犯追問的。
由於清廷陸軍、海軍接連敗北,形勢嚴峻,危急萬分。慈禧太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對接連失敗也深感頭痛。現在孫毓汶這樣建議,覺得倒也可行,便同意先試試看。於是,孫毓汶在府中召集梨園子弟演戲,擺酒設宴,招待俄國公使,企圖秘密聯俄。
一排人來到法場以後,一切都準備好了,等到午時三刻一到,劊子手直接手起刀落,把https://m.hetubook.com.com犯人斬於刀下。監斬官吩咐一聲:「撤!」就和一隊人馬離開了菜市場。
張榜公佈成績,白世義「順理成章」名落孫山,而李冀台則喜報臨門,家人也都非常高興,只有鄉親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李冀台再經朝試,又列前茅,以丁酉科拔貢,當了直隸州州判。白世義一身正氣,看不慣這朝廷的黑暗,一氣之下,臥床不起。可憐一個大好青年,不到三十歲就含恨離開人間。一時間,又成了鄉鄰議論的話題。其實,對李蓮英來說,這種事是屢見不鮮的。
李鴻章終於明白了慈禧太后安排李蓮英前來天津的真正用意,但也不敢說反對,只好歎一口氣,點頭答應了。
於是,他就找自己的親信,如今的山西巡撫剛毅,準備讓他給自己撮合一門親事,剛毅正好這幾天從山西進京辦事。剛毅開始不明白李蓮英為什麼召見自己,一聽說是要給他張羅親事,立刻高興起來——又可以打著李總管的旗號收一筆錢了。
李蓮英聽了,覺著對方的情況也掌握得差不多了,這件婚事就定了下來。媳婦有了,剩下的事自然就是準備完婚了,當下廣發請帖。消息傳出,京城嘩然。太監娶妻,而且搞得這麼隆重,在大清朝還是頭一遭。一時間議論紛紛,但多數人只限於私下裡說三道四,李蓮英是慈禧太后跟前的紅人,誰敢得罪?更何況這事還得了慈禧太后的恩准。
慈禧不聽光緒帝解釋,只是要求他饒過他們。光緒帝也堅持說,饒過也行,但這在大清的法律上說不過去,按大清的法律,殺人就得償命。
後來,薛見升遭到慈禧太后和李蓮英的一系列打擊,被降三級調用,擔任內閣侍讀的兒子薛沒也被罰俸九個月。薛見升知道這是慈禧對他的一種報復,乾脆以養病為名,攜家眷回陝西西安老家賦閒去了。
薛見升回到家中,對朝廷視法律為兒戲的行為非常氣憤,對慈禧太后的粗暴|干涉和李蓮英的無理取鬧更是痛心疾首。
老闆恭維李貴和說,他們聽說各位是宮裡人後,不一會兒就被嚇跑了。但李貴和卻不信這一套,認為老闆有意包庇他們,於是下令砸店。
正說著,法場的西北方向騷動起來,只見有人指著西北方向說「來了」。大家順著那人指的方向望過去,只見兩名兵丁押著一名犯人朝這兒走過來,後面還跟著一排兵丁,兵丁中間是一個戴著花翎頂戴的監斬官。
孫某見李蓮英終於跟自己談正事了,覺得受寵若驚,連忙躬身說:「好辦,好辦。請李總管李老爺示知少爺的名諱,卑職一定照辦。」
李蓮英不管其他,又接著問那女子的姓名。女子這才裊裊婷婷地深施一禮,說自己叫張如玉,聲音如鶯歌燕舞,嬌滴滴的,宛若大家閨秀一般。
原來,薛見升在派人佈置好法場以後,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光緒皇帝的批覆,但直到正午才得知光緒皇帝由於慈禧太后的干預,壓著自己的奏摺沒有批覆,但此時法場已佈置好,來觀看的民眾又那麼多,恐怕一個不殺是說不過去的,只好推出一個剛判了死刑的械鬥犯,偷梁換柱,草草在法場斬首了事。

太監娶妻世罕見

此話不說還好,說出來後,這五個人都笑得前仰後合,罵他們是太監,不是男人。太監們尤其受不了這種侮辱性的字眼,一個一個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眼看著就要動手,老闆連忙勸李貴和,對方比你們人多,而且又身強力壯,還是要忍一忍。
第二天一大早,剛毅洗漱完畢,就穿上便服,急急忙忙奔「八大胡同」而去。這一天恰逢廟會,前門樓下到處是跑竹馬的、抖空竹的、舞龍燈的、吹撲撲騰兒的、吆喝泥娃娃的小商販,真是人聲鼎沸,生氣勃勃。紅艷艷的糖山楂、光溜溜的長甘蔗、噴噴香的爆米花、黃燦燦的大柿子,真是五顏六色,熱鬧非凡,直看得人眼花繚亂。
薛見升有了光緒帝的旨意,回部經過審議後,判處李貴和、李萇材死刑並擬斬立決,閆葆維和范連源均擬絞監候,秋後處決,畢得碌、李來喜、王連科、吳得成發配四千里,並同時奏請光緒皇帝批准。
這老鴇無論見到什麼樣的生人,都是這一套,免得讓客人覺得太生分。剛毅也不理會這些,進屋坐下,喝了兩口茶。剛毅也不拖泥帶水,讓老鴇把所有的姑娘都叫來。
慈禧太后為了給自己出氣,同時也是為了安慰李蓮英,就說只要有她在,誰也不會被判死刑。李蓮英總算得到了一句放心的話,趕快趴下磕了一個頭,感謝慈禧太后的大恩大德。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七月,正當中日甲午戰爭的緊要關頭,軍機大臣孫毓汶覺得可以利用北邊的俄國牽制日本,使其不敢繼續猖狂下去。於是,他通過他的拜把兄弟李蓮英向慈禧太后稟明拉攏沙俄抵制日本的意圖。

大清國太監閱兵

光緒帝這才明白,原來慈禧太后就為這點事而生氣,於是從容回答:這些太監們太可惡了,不但私自出宮肇事,而且持刀行兇殺人……
這老鴇見眼前這個人物出手闊綽,知道不是個普通人,可得罪不得,連忙轉身去叫人。不大工夫,只見她身後跟著十多個妙齡女子走了上來,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嫵媚動人。
李蓮英為了拉攏一幫為自己做事的忠實奴僕,凡事都會罩著他們,盡可能讓他們感受到他的恩賜,從而更加死心塌地地為他做事。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天大地大不如老佛爺(慈禧)的權和-圖-書力大!實際上,老佛爺的權力大部分分給了常年伺候在左右的李蓮英。因此,李蓮英手下的小太監殺了人,竟可以不與民同法。
李鴻章畢竟是洋務派的中堅人物,他東挪西借,四處籌錢,終於在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春,七湊八湊地弄到了一筆銀子,從英、德、美、法等國購進了大小十多艘艦艇。隨後又立即招募兵勇,建成了一支北洋海軍艦隊。同年夏天,慈禧太后忽然想起此事,就令醇親王奕譞去天津巡視海軍操練情況,並特命大內副總管李蓮英隨同前往。
現場的百姓不依不饒,覺得朝廷是在忽悠他們,本來說要斬兩個太監,如今卻只殺了一個人,是不是太監還不知道呢。更有認識囚犯的人說,此人是由於在別處參與械鬥才被抓起來的,根本不是太監。於是,百姓在大罵了一陣朝廷欺騙他們之後,就一哄而散了。
剛毅懷疑那裡的女子名聲不好,李蓮英知道了會怪罪自己,夫人卻胸有成竹地說,如果那女子願意嫁給李蓮英,她自己肯定不會說出來,只要你不告訴李蓮英,應該沒人知道。剛毅沉思了許久,確實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辦法,只好試一試。
老鴇本來覺得剛毅是個有頭有臉的人,到這種地方也就是尋找一下樂趣,誰知他竟提出這種要求,一時沒有醒過神來。老鴇心裡直納悶,以為剛毅開玩笑。
李蓮英心中非常滿意,但至少還要瞭解一下對方更多的信息,於是又問她是哪裡人,在京城做什麼。張如玉都一一作了回答,表現得中規中矩。
距李賈村五里左右的臧屯村,有一李姓大戶人家,叔伯弟兄四人。其中三人文墨較好,一個學業一塌糊塗,自知考中無望,本來不想去應試,可父親望子成龍,逼他前去應試,迫於父親的壓力,他也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隨便寫了幾個字就交卷了,就這居然也考中了。兄弟四人都考中了,家人雖然也非常高興,但總覺得有點奇怪。街坊四鄰都知道他平日讀書昏昏沉沉,文筆更是狗屁不通。因此,有人開玩笑地說:「準是考官喝醉了酒看的卷子,他算有福氣碰上了。」也有的認為這是福至心靈,歪打正著。總之,孫某為了一己之私,造成了大城縣所有李姓考生都考中的現象,一時眾說紛紜,民怨極大。
由於慈禧太后的干預,光緒皇帝沒有辦法,回宮後只有把薛見升的奏摺壓下不批。薛見升覺得自己根據光緒皇帝的旨意適擬的奏摺,估計不久就會被光緒皇帝批准,便連忙命人在菜市口佈置法場,準備對李貴和和李萇材開刀問斬。
剛毅見了這些女子,心想這次不知能不能把此事完成了。這畢竟是為李蓮英做事,一點兒也不敢馬虎,認認真真地挑選起來。最終,剛毅指著中間一位皮膚白皙身材窈窕的女子說道:「她留下,你們都出去吧。」
孫某想來想去,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終日愁得茶飯不思。副主考及其他考官見前幾日還是眉飛色舞的孫某忽然變得無精打采起來,很是疑惑,就問他有什麼煩惱之事。孫主考為了向同仁徵求彌補的方法,於是只好說李大總管的侄少爺參加考試,送來書箋,要他關照辦理,可書箋遺失,自己又一時間想不起名字,因而十分煩惱。
雖然朝中有人對李蓮英在天津的一些違制的作為非常不滿,而且還上奏摺,但由於李蓮英在朝中關係網密集,很快就把這件事擺平了,繼續自己的貪贓枉法、收受賄賂。
剛毅離開了繁華的前門大街,很快進了西河沿,沒有多遠一拐彎,穿過珠寶市、廊坊頭條、觀音寺,最後來到了陝西巷。接著,進了一個深深的狹窄的通道,裡面有一個小院子。推門剛一進院,就見一個滿臉笑容的中年老鴇邊笑邊熱情地迎了出來,嘴裡還故意高聲叫著:「哎喲!這位大爺,您最近可有日子沒來了!今天是哪陣風把您給吹來了,快裡面請!」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李蓮英與璞科第的秘密外交活動首先被英國獲悉。英方便向中、俄雙方提出質問,雖中、俄雙方都極力否認,但還是給那些列強提供了進一步入侵中國的理由。先是俄、德、法出面干涉遼東,接著俄國佔領旅順,德國佔領膠州灣,英國佔領威海衛,法國佔領廣州灣,造成列強對中國瓜分的局面。
正在此時,軍機大臣孫敏汶求見。原來,他是受了李蓮英的委託來為李貴和求情的,而且還拿出五萬兩白銀相贈。薛見升非常氣憤,對孫敏汶更是不屑一顧,認為他玷污了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信任,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一定要把殺人的李貴和法辦,以謝天下。
對於此時的清政府來講,創建一支海軍並非易事,至少也要幾千萬兩銀子。無奈國庫日益貧乏,對外賠款也有很多,朝廷實在力不從心。同時,慈禧太后又不願意自己的頤和園修建計劃停工,還是源源不斷地從財政收入中籌錢修建頤和園,供其享樂。因此,對李鴻章的海軍建設計劃總是造成麻煩。李鴻章雖然心中不滿,但面對現狀也無可奈何,有苦難言。
總之,李蓮英對待自己的家人和親近的人是非常照顧的,無論他對陌生人怎樣,這也許是他能籠絡一部分人為他賣命的原因吧!
剛毅見老鴇不說話,還以為不肯賣呢,於是二話不說掏出三千兩銀票,丟在桌子上。老鴇見剛毅真的要買這個姑娘,而且掏錢如此爽快,連忙把賣身契交給剛毅,樂滋滋地拿了銀票走了。
於是,李蓮英令人取來筆墨紙硯,把侄子的名字寫上,交給他。孫某本以為能見到李蓮英hetubook.com.com就是至高的榮光,如今李蓮英還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去辦,心裡很是得意忘形。到處吹噓自己和李蓮英的關係。更可笑的是,他的那些同僚竟然都相信了,可見李蓮英的權威確實已經到了很高的威望。
夫人告訴他,最近只顧著到百姓家去尋找合適的人,但李蓮英雖然有權有勢,可惜不是真正的男人,一般百姓家的女子誰也不敢嫁給他,更何況李蓮英的要求還那麼高。所以,應該到「八大胡同」去給他物色一個,而且那裡的女子一般姿色也不壞。
刑部尚書薛見升也有心重判肇事的太監,但沒有徵得光緒皇帝的同意,他不敢隨便說話。如今見光緒皇帝如此氣憤,便有意引導他。光緒帝果然被激怒了,於是下令:殺人和傷人者一律處死,從犯發配千里之外。
與俄國公使的秘密接觸,是李蓮英最重要的一次參與政事,也是慈禧太后無視清朝制度、袒護李蓮英的最好證明。
不由分說,一幫人一擁而上,擁刀舞杖,大打出手,又是摔瓷瓶,又是剁桌椅,一會兒便把房子搗了個稀巴爛,黑永捂著滿是鮮血的臉在一旁死命地勸也勸不住。戲園的觀眾也都一哄而起,紛紛逃散。
李貴和殺了人以後,自以為有李蓮英的庇護,剛開始還不放在心上,後來聽說快要斬首時,才慌了手腳,急忙向李蓮英說情,求他救自己一命。
剛毅為了不讓李蓮英看出自己的驚訝,連稱沒難處、沒難處!同時,他表示總管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一定盡力把此事辦好。
一八六〇年十二月,曾國藩上奏摺說,目前借外國力量助剿、運糧,可減少暫時的憂慮;將來學習外國技藝,造炮製船,還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對上述看法加以發揮,主張購外國船炮,訪求能人巧匠,先演習,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成為官民通行之物,那時可以剿髮(指太平軍)、捻(捻軍),勤遠略,這是救時第一要務。
李蓮英見還是要殺掉李貴和,心中雖然對判決不滿意,但見慈禧太后已經同意,也不敢再向慈禧太后求情,怕引起她的不快。
再說李蓮英,自從那日托剛毅給自己找媳婦,一連好幾天,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可把李蓮英急壞了,還以為剛毅忙著準備回山西的事情而把這件事給耽誤了呢。這日用過午飯正準備去剛毅府,誰想剛一出門,正好碰上剛毅上門來。
李貴和仗著自己是宮裡的人,更是對他們不滿,就是不讓開。雙方一來二去,爭吵起來。最後,李貴和神奇地說:「告訴你們我們是誰,怕嚇死你們!我們是紫禁城出來的!」
李蓮英完全看癡了,眼睛一刻也不離開姑娘,嘴上一個勁兒地說滿意,還誇他辦事周詳,以後一定不會虧待他。剛毅連忙謝恩,並知趣地退出了。
李蓮英仗著有權有勢,不止一次干涉科考,嚴重擾亂了科舉制度的公平性。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他的堂侄李冀台(幼名璿)和附近白賈村的白世義二人同去通州應試「拔貢」。他們二人所住的村子相距不足二里,鄉親們誰都知道李冀台的學業文章比白世義的差得多。雖然白家在當時也是本鄉紳的一個土財主,但京師官場卻沒有任何門路,能否考中,尚未可知。反觀李冀台,因已有李姓考生都中秀才一事,事情的前因後果,大家都還銘記在心,鄉親們免不了又是一番議論。
李貴和又回宮糾集了一幫小太監,拿上腰刀,共八人,氣勢洶洶地直往大柵欄內的慶和戲園奔來。黑永唯恐他們再來鬧事,一直盯著戲園門口,看見他們不但多帶了幾個人過來,而且還帶了械鬥器械,情知不好,趕忙跑來向他們打躬作揖。
洋務運動進入第二階段以後,外國侵略勢力加緊了對中國的進攻。日、英、俄、法紛紛侵佔中國的邊疆地區。清王朝為了應對複雜的國內局勢,再加上洋務派的不斷敦促,於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九月,命醇親王奕譞為總理海軍衙門事務大臣,慶親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鴻章為會辦大臣,善慶、曾紀澤為幫辦大臣,並同時在京城設立海軍衙門。
李貴和叫來老闆,說他們四個要包這四個最好的位子,讓老闆隨便開價。戲園老闆叫黑永,連忙賠笑著說:
李蓮英在旁邊,始終在察言觀色,他知道說到了慈禧太后的痛處,又趁機火上澆油,說如果他們被斬了,他也情願跟他們一起去,好歹也要為我們這些奴才們爭口氣。
在清代,大城縣童生考秀才,考場在通州。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前後,有一年主持通州試場的考官姓孫。這個人喜好鑽營,巴結權勢,他早就想結交李蓮英,以圖沾光得勢,可苦於沒有資格去拜見李蓮英。這一年,他任通州主考,自以為時機已到,可以藉機去拜見李大總管,倘或李家有個考生,獻獻慇勤,日後或許會得到好處。於是,就鼓起勇氣去李府登門拜見李蓮英。可惜李蓮英總是不在家,多次都未能如願。但他並不死心,第四次去,正好李蓮英散班剛回到家裡,這才得以見面。
李蓮英雖然只是為了收禮和有人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才決定娶親的,但女方也不能太湊合,於是叮囑剛毅不要馬馬虎虎、隨隨便便。剛毅立刻打保票說,一定要讓總管滿意。送走了剛毅,李蓮英收拾好東西,便帶著李三順興沖沖地回了家。
李蓮英忙問剛毅事情辦得怎麼樣了。剛毅這才笑容滿面地說,總管大人的事,他肯定盡心去辦,並指了指身後的一頂小轎子,問李蓮英是否滿意。李蓮英只顧著和剛毅和*圖*書說話,卻沒有發現他身後還跟著一頂小轎子。此時,一位姑娘正從轎子中邁步走出來。
夫人見剛毅這般執著,只好由著他,默默幫他思索起主意來。很快,只聽夫人興奮地說:「老爺,有辦法了!」剛毅聞聽,急忙問是什麼方法。
晚上,薛見開毅然奮筆疾書,向慈禧太后上了一個奏摺,說清朝延續到現在,已二百餘年。又說到大清法律,殺人償命。現在,朝廷為了一個小小的太監,無視大清法律,徇私舞弊,不但令全國人民失望,而且令滿朝文武失望。同時,提出嚴正警告:到那時,將亡國有日矣!他還斷言這些徇私舞弊者將是亡國的千古罪人!
李蓮英一聽,對李貴和非常不滿:為什麼現在才說,光緒帝都已經查完,就等著批准了,怎麼向老佛爺開口。不過,他還是想拉李貴和一把,畢竟他一直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於是,李蓮英一把鼻涕一把淚對著慈禧太后號啕大哭。
醇親王和李蓮英到達天津的那天,李鴻章舉行了場面宏大的迎接儀式。李蓮英穿著太后賜給的黃馬褂,戴著花翎頂戴,行事十分張揚。李鴻章暗自吃驚,越發摸不著頭腦,究竟李蓮英是來幹什麼。

密會俄使參政事

雖然在太監娶親上,御史朱一新頗有微詞,可畢竟李蓮英權大勢大,朱一新要整他,猶如蚍蜉撼大樹,徒勞而已。最終大太監李蓮英不僅風風光光娶親,而且得到了包括慈禧太后在內的朝中重要人物的祝賀,再一次顯示了李蓮英的威勢。與此同時,李蓮英趁機撈了一大筆錢,可謂名利雙收。
李貴和卻又將兵勇隊長打成重傷,其他兵勇見隊長被打,一擁而上,將李貴和、李萇材、范連源、閆葆維和畢得碌等太監擒獲。太監李來喜、王連科、吳得成卻趁亂溜出茶館,逃回紫禁城。
慈禧這才明白,李蓮英肯定是有什麼事要求自己,於是讓他趕快起來,說明原委。李蓮英輕描淡寫地描述了一遍事情的經過,盡量把李貴和他們的責任減輕,然後說光緒帝已經讓刑部的人查實,就要批准了。
但慈禧卻強詞奪理,要求光緒在同是殺人的問題上要分清主動還是被動,要學會變通,光緒雖然已經親政,但慈禧的勢力還在,不得不聽她的,只好答應下來。
李鴻章知道對醇親王和李蓮英的前來要表示極度的尊重,又從海軍軍費中抽出部分銀兩,送給醇親王和李蓮英各十萬兩白銀,以便回去給慈禧太后奏報實情。李蓮英得了銀子,不敢運回京城,背著王爺把這筆款留在天津,托人備置磚瓦木料,運回故里,營造自己的李家莊園。
得了銀子的李蓮英,回到北京以後,把李鴻章操練海軍之事在慈禧太后面前說得天花亂墜,並且向慈禧匯報了李鴻章已經答應從海軍軍費中籌錢給頤和園。慈禧聽了很是滿意,並對李蓮英的才幹倍加讚許。
清代科舉制度,十二年才考一次「拔貢」,凡品學兼優的生員,保送入京師,作為拔貢,經過考試合格後,可以充任京官、知縣或教職。白世義本來就聰明絕頂,學業向來很好,又提早準備,日夜勤學,所以信心很足。然而,學業畢竟比不過權勢厲害,李蓮英為了給自己的這個侄子謀個好前程,倚仗自己的權勢,事先向這一年的主考官、大學士孫家鼐打好了招呼。李蓮英只是向他提了「關照」二字,這位主考自然也就得遵命了。結果,信心滿滿的白世義學業再好,也抵不上李蓮英的一句話,白白冤枉了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

有事罩著自己人

李貴和冷靜下來,覺得老闆說得對,只好暫時出了園子。與此同時,另外五人也被老闆勸走了,免得在自己店裡鬧事。
剛毅回去後,也決定暫時不回山西了,而是立即托親戚找朋友,給李蓮英找起了媳婦。誰想幾天過去,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怨不得他,一來長相好的沒有人願意嫁給一個太監,守一輩子活寡;二來即便有願意的,但長相又不過關。這是李蓮英特別關照的,也不能隨便就找一個,這事辦不好,李蓮英即便嘴上不說什麼,以後肯定失去了對他的信任,實在讓人吃不消。因此,他這件事情辦起來實在是非常棘手。
璞科第為了取得李蓮英的信任,先贈送了一對法國造的玻璃透花瓶給李蓮英,李蓮英也回贈了璞科第一對景泰藍花瓶和一個鼻煙壺。就這樣,雙方開始了《中俄密約》的商談活動。當時知情的人們說李蓮英和孫毓汶是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即內線是李蓮英,外線是孫毓汶。但大多數譏笑他們這樣做是「虎未退,狼又來」。但急功近利的慈禧太后哪管得了這麼多,只要能退日本兵,怎麼著都行。這就是《中俄密約》的前期活動情況。
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清政府擬派湖北布政使、一品大員王之春赴俄,參加俄皇加冕禮。俄使喀希尼向清廷提出抗議,認為王之春經歷淺薄,沒有資格充當此任,可勝任者獨李鴻章一人。遂又通過李蓮英向慈禧太后轉告意見。此時,李鴻章已閒居內閣,慈禧迫於俄國大使的壓力,不得不啟用李鴻章為代表,出使俄國。結果,在共同防禦的幌子下,李鴻章在莫斯科代表清朝政府與俄國簽訂了《禦敵相互援助條約》,又稱《防禦同盟條約》,也稱《中俄密約》。
京城的民眾聽說以後,紛紛向菜市口絡繹趨集,足有幾萬人。聽說是肇事殺人的太監將被斬首,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紛紛攜家帶口出門而來,勝似郊遊。眾人對朝廷的這一舉動紛紛交口稱讚,覺得是該www.hetubook.com.com殺殺他們的威風了。
老鴇見剛毅半天終於選中了一位,心想這個客人還真挑剔,看來是個不容易伺候的主兒,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滿意的,急忙吩咐其餘的姑娘都下去。同時,她吩咐留下的那位姑娘要好好侍奉客人,說完轉身欲出門。
慈禧太后第二天見到奏摺,雖然心中十分不滿,但礙於情面也不好太過干涉,免得最後引起公憤。最後,只得勉強同意處斬殺死兵勇隊長的太監李貴和,把李萇材、閆葆維、范連源改判斬監候,最後又到入緩決。其他罪犯,依議流放。
第二天清晨,光緒皇帝照舊到頤和園向慈禧太后請安。光緒帝明顯看出慈禧太后面色不好,但也沒說什麼,依然跪下請安。
「實在對不起各位客官,不巧得很,這幾張座子已經有人預訂了。」
四人來到戲園,登梯上樓,看中了幾張憑窗臨台的雅座。李貴和先揀了一張看得比較清楚的雅座坐了下來,蹺起二郎腿。沒有了宮裡規矩的束縛,四人都非常放鬆。
慈禧太后雖然讓他去負責此事,但也不能都是他說了算。為了盡快摸清沙俄的態度,便派李蓮英去參與這次活動。臨去之前,慈禧一再囑咐李蓮英要見機行事,李蓮英會意。
兵勇隊長由於傷勢過重,於第二天清晨喪命。頓時全城大嘩,人人對太監肇事拒捕行兇的行為表現出切齒的痛恨。都察院的巡視中城給事中桂年向光緒皇帝上了一個奏摺,奏摺中不僅詳細稟報了太監滋事行兇、胡作非為的全過程,而且抄錄了康熙、道光皇帝相關的處罰諭旨,請光緒帝下令交刑部嚴辦。
剛毅看到李蓮英那如癡如醉的樣子,心裡不由一喜,知道李蓮英非常滿意,於是故意問李蓮英是否滿意,若不滿意,可以再去尋。
慈禧太后非常生氣,不過,她是因為這麼大的事情光緒帝不向她匯報就做出決定,明顯不把她放在眼裡。
李蓮英手下有個得力的太監叫李貴和。李貴和在光緒皇帝大婚中私吞了一萬兩銀子,一直想到宮外面去遊玩享樂一次。這天和李萇材、閆葆維二人閒聊時,李貴和提議大家整天在宮中,沒時間到宮外去見識一下花花世界,實在冤枉。李萇材隨聲附和。閆葆維也正有此意,於是說外面大柵欄的慶和戲園正在唱戲,何不一塊兒前往。
其實,按官階地位、權勢,李蓮英平時對這樣的人物是不屑一顧的。可正巧這年李蓮英的一個侄子準備去通州考秀才,李蓮英為了讓主考關照一下,才答應傳呼孫某進府。孫某也算是個桑梓小官,見到李蓮英按照禮節叩頭禮畢,就直入主題,問此次通州考試,李蓮英大總管有何吩咐。李蓮英正想怎樣開口,如今見他主動提起,就告訴他,有本家一個侄子要去通州參加考試,多加關照就是了。
璞科第為了與李蓮英接觸方便,又不露馬腳,開始以白雲觀作為聯絡點,後又在前門外楊梅竹斜街「萬福居」飯店專包雅座,用來作為與李蓮英秘密會晤的地點。據說,李蓮英每次去會見璞科第都要化裝,不|穿宮中的服裝,以防其他國家的人士注目,竊取情報。
李蓮英仔細打量正緩緩向他走來的女子。只見她身著鑲明珠帶花邊的粉紅色裹身旗袍,頭上戴著金耳環銀寶簪,手上帶著翡翠手鐲,珠明玉潤,體態窈窕,特別是那雙大眼,滴溜兒一轉,秋波閃爍,神如帶勾,直看得李蓮英如醉如癡!
李鴻章獲悉後,甚是納悶。醇親王來天津閱兵,讓李蓮英隨行,雖不合禮法,但既然慈禧太后如此安排,定有深意。李鴻章也對李蓮英的手段早有領教,不得不加倍小心提防。於是就委派幹員,準備兩套房間,作為醇親王來津閱兵之行轅。一套供醇親王下榻,一套為李蓮英居室,並對相關服務人員特意囑咐,要小心伺候。
李貴和在一旁看到這情景,終於解了自己的心頭之恨。老闆趁亂逃出,來到專司社會治安的中城副指揮衙門報案。中城練勇局隊長趙雲起奉命立即率領兵勇二十名,身穿號衣,前去捉拿肇事的太監。當聽說肇事的太監已被讓到天全茶館喫茶時,便火速來到天全茶館,將茶館門口團團圍住,自己便親率四人跨進茶館捉拿太監。
同時,上來的五個人見有人坐在自己預訂的位子上,也非常不快。老闆黑永連忙趕過去給他們賠笑,說新來的這四位看來不好惹,勸他們把座位讓出來,以後給他們留更好的座位。誰知這五人也不是好惹的,大聲嚷著非坐在那兒不可。
孫主考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而且認為這個辦法可行。就這樣,當年大城縣所有李姓考生全都得中秀才,家家貼了喜報。其中有些學業好的,得中是在意料之中,而平時學業很差,甚至眾人都覺得沒有希望的,這次也居然得中,不但本人莫名其妙,就是授業的塾師先生也很感詫異。
慈禧沒有像往常一樣問光緒皇帝身體可好一類的話,也沒有讓他站起來,而是厲聲叫了一聲:「皇帝,判處太監死刑的事怎麼不事先向我稟報一聲?」
剛毅一邊喝著燕窩,一邊唉聲嘆氣,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自己本來就是靠著李蓮英才走上仕途的,現在辛苦一下也算是對他的回報。夫人還想勸他不必這般奔波,卻被他喝止了,覺得夫人只會嘮叨,卻不能提供一個有用的想法給他分憂。
正在此時,只見五個中年人來到了樓上。戲園老闆黑永對李貴和說,這就是預訂座位的那幾位,我過去跟他們說說。
剛毅為之奔波多日這人總算是選好了,連忙高興地喚過夫人將那女子細細打扮一番,直接送往酒醋局胡同李蓮英的府邸。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