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外國小說,結果共488筆

我,安娜/ 艾爾莎.列文 /

原著小說改編為電影、2012柏林影展參展影片

負心的人永遠不會錯

而且,他還會過得比你好

「你是最近才開始分居的吧?」

「是啊,會越來越容易適應嗎?」

「沒有明顯的差別。你知道的,時間療癒過什麼了?它只是讓事情熟悉起來而已。」

「熟悉不是比較容易適應嗎?」

「不會,反而更難,因為那就開始表示無路可逃。」

「有件事我一直想記得,但它卻一直從我腦裡溜走,從我的意識裡滑進滑出,像月亮在誘惑著雲片……我不是要求被原諒,因我並沒有原諒我自己,但我需要有人了解我……」

圖書館員安娜.威斯是一位失去生命意志力的離婚中年女人。安娜有天決定去參加報紙上看到的一個單身派對廣告。在那裡遇到一個離過婚的男人喬治。派對結束後,她跟他一起回家。他們抽大麻、做愛,但安娜並沒有得到滿足歡愉,反而遭到被喬治的污辱,於是她在激怒的情緒下,把喬治給殺了。之後,安娜很冷靜地收拾東西,靜靜地離開他家。

伯尼.博斯丁是當地的總督察也是一位失眠症患者,因專注工作忽略家庭、更疏於照顧弱智的兒子,正面臨著離婚問題。當他趕到案發現場時,而死者的臉根本看不清楚。雖然其他警員都認為這是同性戀的凶殺案,但伯尼一把女性雨傘被留在門口,底下還是濕的,表示當晚還有人用過,甚至這把傘的手把有點壞掉。

回到家後,安娜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那麼有精神,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為什麼有染有血跡的床單。她記得喬治這個男人,但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只記得她的傘遺忘在喬治家…

安娜回到喬治家取回她的傘,離開時被伯尼撞見。其形象在他腦海中久久縈繞。於是他跟蹤了這個叫安娜的女人,並在一場單身派對上和她相識,兩人幾乎一見鍾情。安娜不知自己曾經見過伯尼。證據表明,安娜有可能參與謀殺了斯通,伯尼的感情與專業判斷與相持不下。

當安娜記憶深處的謎團逐漸揭開時,他們能否面對殘酷的真相?伯尼要如何在這個案件中保持他的堅定立場,一如他的往常作風?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夜行馬戲團/ 艾琳.莫根斯坦 /

今晚,最魔幻、最華麗的演出即將登場!

● 熱賣突破20萬冊!橫掃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家週刊等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

● 榮獲亞馬遜書店百大編輯選書、文學小說前十強!出版家週刊文學類選書!博客來外文館年度之最!誠品網路書店外文館口碑推薦!

● 「暮光之城」電影公司、「哈利波特」電影製片人即將改編拍成電影!

※※※

夜深了,馬戲開演了。

飛人擺盪你的慾望,軟骨人摺疊我的夢想,魔法師故佈迷陣,

禁忌的戀人則將眼淚與思念,用幻術寫成一封封情書……

馬戲團悄悄地來了,晨間黯淡無光,一到午夜,卻變得耀眼奪目,一座座黑白條紋帳棚滿是驚人雜技和華麗幻術。然而,趁你不注意的時候,馬戲團又悄悄離開了。

這一切的神秘,都是因為賽莉雅和馬可。

賽莉雅是魔幻大師普洛斯佩羅的女兒,自她有記憶以來,父親就對她施以嚴苛的訓練。而馬可原本住在孤兒院,灰衣男子帶他觀賞魔術表演,也教他如何魅惑人心。馬可和賽莉雅早就知道,一切訓練都是為了命中注定的「對決」,而這個馬戲團就是他們競賽的場地。

夜復一夜,馬戲開演,每一座帳棚絢麗的表演,都是賽莉雅和馬可挖空心思相互較勁的成果。當賽莉雅施以炫目的幻術,馬可隨即還以更璀璨的魔術,互相纏鬥,無休無止。

但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馬可開始迎合賽莉雅的心思,變出美麗溫柔的戲法。而賽莉雅對馬可的好感也與日俱增,兩人不再競爭,轉而合力營造更深沉迷人的幻象。

然而,正當馬戲團彌漫著愛的魔力,賽莉雅卻從父親那裡得知這場永無止境的對決背後真正的規則:直到其中一方死亡之前,比賽都不算結束。如今,賽莉雅只有兩個選擇,毀了馬可,或是毀了自己……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蘇格蘭短篇小說精選/ 愛力克.林克雷特 /

本書收錄蘇格蘭短篇小說包括:

《海豹皮褲》愛力克.林克雷特

《如此家庭》聶歐密.米其生

《稽徵員》尼爾.M.甘恩

《失業救濟金》伊恩.漢彌頓.方雷

《名詩人之屋》茉莉兒.史帕克

《生存無誤》伊安.克里希頓.史密斯

《斷絕關係》J.F.韓德利

《亞歷山大的手錶》弗烈德.厄克特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小島/ 安卓利亞.勒維 /

2004年柑橘獎(Orange Prize for Fiction)

2004年惠特比獎(Whitbread Novel Award)

2004年惠特比獎年度書籍(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

2005年柑橘獎十年之最(Orange of Oranges Prize)

2005年不列顛國協作家獎最佳書籍獎(Commonwealth Writers Prize)

不論所居的島嶼多小,人都能保有莫大尊嚴。

流離失所的,是追求夢想的腳步,抑或渴求歸屬的靈魂?

我們牙買加人,西印度群島人,大英帝國成員,在面臨威脅時不能飛回祖國抵禦外侮,簡直是不可思議。但告訴我,如果牙買加有難,會有哪個少校、將軍、士官找得到那座親愛的島?給我一幅地圖,我來看看湯米或海薇洛夫人能不能指出牙買加。我們來看看他們翻轉地圖,眼珠子溜溜查找,翻看這一區是不是印在背面沒看到,然後才聳肩投降。但是把那張地圖給我,把我的眼睛矇上,再把我轉三圈。頭暈目眩的我,照樣能將手指不偏不倚放在我的祖國上。

奎妮.布萊 Queenie Bligh

倫敦耐文街二十一號,我讓來自牙買加的吉伯特踏進家門,成了房客。我別無選擇。鄰居不認同我,伯納德若是在家也絕不贊成。受派至印度前線的他,在戰後仍遲遲未返,我能有什麼選擇?

吉伯特.喬瑟夫Gilbert Joseph

脫下英國皇家空軍的藍制服,白人眼中的我只是「有色人種」。不是英國人,不是牙買加人。離開了加勒比海那座小島,我沒有祖國,只有黑沈沈的膚色。

荷坦思.羅伯茲Hortense Roberts

我花了28英鎊10先令買到一個陌生的丈夫,將一生裝在皮箱裡,遠渡重洋來到朝思暮想的倫敦。然而眼前所見,是穿梭廢墟間的邋遢身影,英國竟破落衰敗,不如家鄉故土!

伯納德.布萊Bernard Bligh

我從不曾離開英格蘭,記憶裡只有一次回望陸地的經驗。然而戰爭將我帶走,我只能在細雨中望著故鄉消逝:爸爸照料菜園的背影、奎妮用力關門前揮手的樣子,全成了視覺暫留的殘影,蝕刻在我眼裡。

一九四八年的倫敦,滿目盡是戰後的蕭條。英國或許正從戰爭帶來的破壞中慢慢恢復,然而位於耐文街二十一號的大戰卻正要開始。

透過四人交錯的故事,安卓利亞.勒維以舉重若輕的筆調與海量包容,探索祖國幻滅、殖民、歧視、戰爭與愛等等主題,精雕細琢、深刻動人。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白痴/ 坂口安吾 /

坂口安吾驅使各種寫作技巧,文中分別與第一人稱單視點、第三人稱戰視點,以及第三人稱多視點來表達其文學主題。書中所有的主角都是社會的落伍者,有男性也有女性,有知識份子也有一般社會人士,而在主角周圍的複數配角,大是比主角更無賴的落伍男女。主角在這些配角的生活圈生存,有意無意地跟著他們一起墮落,一點也不後悔,對將來不抱任何希望,只如流水中的一片樹葉任環境安排。

本短篇小說集收錄七個故事:

〈何去何從〉我已是個落伍者,但我對這樣的命運甘之如飴,反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躲在那些女人異常的肉慾後傾聽,躲在那些低俗靈魂的背後聆聽。除了這些東西之外,我自己究竟是什麼?我欲往何方?我該何去何從……

〈白痴〉那是一種萬分痛苦的虛無,也是一份無比巨大的愛情。伊澤大學畢業後當了新聞記者,接著又成為文化電影的見習導演,今年二十七歲。有一天晚上,他較晚下班,回到家後,打開壁櫥一看,那白痴女人竟然躲在疊好的棉被旁邊……

〈母親上京〉母親居然查出了他現在的住所。一想到母親的誠心,夏川就不寒而慄。再見母親時的痛苦畢竟難以忍受,他打算先在外溜達一下,再慢慢整理思緒。夏川在戰後當起黑市商人,在生意最好的時候,他以為天地萬物皆是幻想中的幻影,而自己的原形便是一隻做夢的蝴蝶……

〈大衣與藍天〉太平沉醉於充滿餘裕的回想中。然而他再也尋不到冬夜裡的大衣,再也覓不著藍天下的熱情了。如果沒有那件大衣與那片藍天的話——當他想到大衣與藍天已經永不復返時,全身就被劇烈的痛苦摧毀撕裂……

〈我想擁抱大海〉我貪婪地眺望那女人的美妙姿態。忽然間看到一個景象:一個比人的高度高上好幾倍的大浪捲來,她立刻就被吞噬消失。這一瞬間,我看見突然湧現的巨浪遮蔽了大海和半邊的天空,那是黑暗的滔天大浪……

〈戰爭與一個女人〉野村認為他遲早會和我分手,娶個正常的妻子。甚至在尚未分手前就會被戰爭毀掉一切。我也這麼想,所以希望趁著還在戰爭時成為野村的賢妻。我並不憎恨戰爭,因為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喜愛到如果失去就會產生仇恨。人類為何必須憎恨戰爭、愛好和平呢?我感到懷疑……

〈千嬌百媚多情女〉我把無聊看成一種令我懷念的景色。譬如箱根山、蘆湖、少女峰,這些地方是否景色優美?如果是的話,那對我來說,無聊就是美。在我的心中有一個美麗的湖,叫做索然無味湖;有一座山,叫做沉悶無聊山。我把心中的苦悶無聊映照在虛幻的景色上……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沒有神在的青春/ 奧登.馮.霍爾瓦特 /

赫曼.赫塞:「一部傑作,一刀劃入當今的道德世界!」

克勞斯.曼:「真正文學的所具有的一切神秘特質和魅力!」

克萊斯特獎得主,當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備受國際矚目的經典小說。

國際文豪托瑪斯.曼、赫曼.赫塞、克勞斯.曼……等,齊聲推薦。

維也納將一條街名為霍爾瓦特巷(Horváthgasse)以紀念他。

作品出版隔年就在洽談本書電影版權的路途中意外身亡,

後人在他的作品中閱讀、改編劇本等,以為悼念。

他是誰,寫下了一頁傳奇,一部傑作……。

只要威權、戰爭還在,

這本書就不應該被人類所忽視。

如果人應從歷史得到教訓,

那是一個眼神空洞、靈魂呆滯的「魚的時代」!

納粹時代的洗腦教育,荒腔走板的校園,人類製造的扭曲青春,

被一群少年圍攻的孤鳥老師,他所殘存的良知又該如何重獲自由?

小說出版於1937,隔年立刻售出八種版權。曾經被列為德國禁書之一,至今為多個德語區國家青少年必讀之作,經典呈現扭曲體制下的私慾與謊言,並已改編為電影。這本小說藉勾勒當時高中生青春校園故事,刻畫出納粹當道的時代背景,可以窺見作者對威權、法西斯質疑,而今作為對獨裁者的恐怖樣態與統治群眾的瘋狂描寫,仍令人不寒而慄。

一位歷史老師在市高中教十四歲男生班,當有學生在一篇文章中發表種族主義言論,這位老師的回應卻引發暗藏的風暴,老師與整個大環境的種族思想顯得格格不入。當時學生都必須接受戰爭的道德教育,當老師陪全班去森林營地,一場軍事演習中有人死了,一切都失控……在所知與良知,推斷與臆測的交織中,真相要如何水落石出?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鷓鴣鎮上的杜鵑花季:奧康納短篇小說選/ 弗蘭納里.奧康納 /

本短篇小說集由今日世界出版社於一九七五年出版,收錄弗蘭納里.奧康納三個短篇小說:〈鴻溝〉、〈莊稼〉及〈鷓鴣鎮上的杜鵑花季〉,其中〈鴻溝〉是她的代表作。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質數的孤獨/ 保羅.裘唐諾 /

義大利出版史上,最驚人的處女作暢銷紀錄。

兩年銷售逾120萬本,上榜近100週!

34國版權售出,暢銷全歐逾500萬本,在西班牙成為唯一超越《龍紋身的女孩》與《暮光之城》的小說!

義大利最高文學獎「史特雷加文學獎」得獎作!於義大利掀起三十世代讀者的迷戀狂潮,書迷們甚至在城市各角落塗鴉書中佳句。

他們就像一對中間只隔一個數字的「孿生質數」,如此相似、如此接近,卻又永遠無法真正靠在一起……

兩個質數,代表兩個不幸的小孩、兩個孤獨的青少年、兩個脆弱的大人。

艾莉契討厭滑雪,卻在父親的逼迫下不得不去上滑雪課,因此遭逢了生命中最大的意外。

馬提亞有一個智能不足的雙胞胎妹妹,父母卻總是硬將他們綁在一起。當終於有同學願意邀請他們去參加生日餐會的那天,馬提亞做出了讓他一生懊悔的抉擇。

兩個人生曾經面臨缺憾的青少年,在另外一場生日會上相遇了……他們如此相像,卻又如此不同;如此接近,卻又難以真實碰觸,像兩個「孿生質數」,緊密卻又非獨自存在不可。他們,究竟會面對怎樣的未來?

這是個關於童年經驗、孤單與愛的動人故事。看完之後你會想問:當你愛上另一個人時,是否還能保有自己的完整性?為何越是相愛的人,卻越是無法彼此靠近?

26歲便和安伯托.艾可同樣榮獲義大利最高文學獎的裘唐諾知道,生命,是由殘缺不全卻極為珍貴的片段所組成的。而這一切的不完美,讓我們不得不陷落在整個故事中無法自拔。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 寶拉.麥克蓮 /

亞馬遜網路書店2011年最佳圖書百大榜

在美國上市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九名、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榜冠軍、亞馬遜網路書店及邦諾網路書店暢銷書。

全美銷售超過60萬冊(含電子書),銷售31國版權。

誠品書店2011年6月外文選書

「我多希望在還只愛她一個人的時候就死去。」

海明威口中這個「她」的故事

獻給所有義無反顧為愛燃燒的世間女子

你或許知道,巴黎所賦予海明威的靈感成就了《旭日依舊東升》這部小說,海明威在日後更有散文集《流動的饗宴》回溯這段難以忘懷的巴黎歲月。但你恐怕不知道,這兩本書都遺忘了一位在海明威生命中留下深刻刻痕的女子,她,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是海明威最初的愛戀,是時移事往無數年後,海明威在自殺前仍想說上最後一次話的對象。

海德莉,一個過著幽閉生活的二十八歲女子,像個老處女般寄居在姊姊家,看著昔日同儕或結婚成家,或謀職立業,過屬於她們的日子,做自己的事也犯自己的錯。而她卻活在童年意外與父親自殺的陰影之下,在家人的過度保護中寸步難行。渴望掙脫,卻無一技之長可賴以脫離困局。腳上沒有纏足,卻走不出家門去。

這樣的一名女子,遇上了日後將在美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海明威。這個當時還沒沒無聞、一樣活在父親自殺陰影之下的年輕窮小子,讓海德莉向來蒼白的人生幻化出炫目的色彩。愛情把海德莉的腳步帶往新的城市,婚姻則把她帶往全然陌生的國度。

海德莉跟隨懷抱著文學大志的海明威前往文人薈萃的巴黎,陪著他四處投石問路,與葛楚.史坦、艾茲拉.龐德、費滋傑羅等日後無不成為經典大師的人物相交甚篤,並成為當時風起雲湧的藝文團體裡的黃金佳偶。

在放恣不羈的巴黎氣息中,在才子佳人環繞、文人墨客相互較勁的環境裡,海明威努力尋找讓自己名留青史的聲音。他將自己和海德莉及一群朋友豐富而狂烈的生活寫進小說裡,成就了《旭日依舊東升》,之後更有散文集《流動的饗宴》回溯這段巴黎歲月。然而,隨著機會一個個到來、名氣日漸水漲船高,海明威對一眾文壇好友,甚至是對海德莉這位糟糠之妻,逐漸有了不同的眼光和態度。海德莉身為妻子的角色也變得更具挑戰性,但義無反顧的她仍努力地忠於這份刻骨銘心的愛情。她深切地意識到,巴黎成就了他的事業,卻彷彿要奪走她的愛情。到頭來,他們終究還是面臨了一場會讓他們的奮鬥目標徹底崩解的危機。

在海德莉的故事中,你將讀到世紀文豪海明威不為人知的面向,更將與海德莉一同經歷愛情裡的疑懼、擺盪、背叛。這是一個平凡女子的人生淬鍊與激烈蛻變,更是翻遍文學史也讀不到的哀婉篇章。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少年的夏天/ 椎名誠 /

這趟旅行是從靠近河川源頭的地方開始。在大自然中旅行時,凡事都得靠自己是生存的鐵則。

某年夏天,三名少年和一個男人,以及一條狗,划著獨木舟沿河流而下,展開了一趟充滿刺激、痛快、感人的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旅行。對少年們而言,像這樣的獨木舟之旅是初次經驗,每天划著獨木舟直到日落,接著在河流旁的草原搭帳蓬落露營。

本書是知名旅遊作家椎名誠繼《草原之戀》後,另一旅遊名作。這是他與攝影高手佐藤秀明某年夏天跟隨獨木舟選手野田知佑先生、三個少年及一條狗到北海道河川的旅行記事。旅遊結束後,大家各自帶著屬於夏天的回憶回歸原本的生活,但即使夏天過了,屬於夏天的甜蜜回憶卻沒有結束。本書風格清新淡雅,是少見的抒情攝影散文,將可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閱讀感覺。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曠野迷蹤/ 大衛.艾蒙 /

★美國圖書館協會普林茲文學獎金牌獎

★英國史馬堤斯童書獎9~11歲類銀牌獎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好書大家讀」選書

★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中國時報開卷版推薦

一本連大人也會喜歡看的青少年小說。

這是一部充滿相對性的少年小說:好與壞,明與暗,生與死,虛與實。作者大衛‧艾蒙(David Almond)藉由本書,巧妙地把幾種不同的元素編織在一起——主人翁基特對爺爺的關心,對艾司庫的同情,他的學校生活,對於死亡的不安……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很自然而然地跟著基特穿梭於他的日常生活與過往的鬼魂之間。作者把魔幻寫實主義融合進一個令人心碎的現實世界,他像變戲法般設計了層層疊疊的情節——腦筋退化的爺爺在現實與夢境中的虛虛實實;活潑熱情的女同學愛莉所散發出的光和熱;基特受到爺爺的啟發而寫的故事,竟神奇地牽繫著艾司庫與母親和妹妹的親情,並因此使艾司庫得到救贖——將黑暗與光明、前世與今生巧妙地編織在一起。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還在於故事之中還有故事。我們不止被基特與艾司庫的遭遇深深吸引,也著迷於基特在書中創造出的「拉克的故事」,一個在遠古的冰河時期,掙扎著生存的原始少年的遭遇。這個故事中的故事,更增加了小說的張力與懸疑感。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鋸齒形的孩子/ 大衛.格羅斯曼 /

「面對生活的殘酷,我為孩子們寫書;在送孩子到黑夜中漂泊之前,希望這是獻給他們的文學之吻。」——大衛.格羅斯曼

少年諾諾即將滿十三歲,參加成年禮。他獨自搭火車從耶路撒冷到海法時,在座位上發現一封寫給他的信。信上說,只要諾諾願意,可以發掘父親所準備的冒險活動,也可以百無聊賴地一路坐到海法。

「站起來,有著一顆獅子心的諾諾!勇往直前和命運邂逅吧!請移步到第三個包廂的三號座位,然後將你的目光轉向乘客們的臉龐,審視他們。當你選定了人群中誰是你的奇遇同伴,就過去跟他對暗號……」

諾諾藉由一段火車冒險之旅,脫離生活軌道,運用平時習得的知識,解決途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過程中,他體驗與人交心,也曾經被欺騙;更讓他明白,親人對他的愛,是讓他接受挑戰的勇氣來源。

大衛.格羅斯曼以溫柔的筆觸寫下《鋸齒形的孩子》,讓諾諾在成年禮前夕,承蒙親人愛的呵護與引導,去體驗「生命中的黑暗面」。這趟旅程不僅是冒險,也是祝福,更是一份重大而意義深遠的禮物。

本書獲1996年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Premio Mondello)、1997年義大利格林尚內卡渥(Premio Grinzane Cavour)文學獎的最佳外文小說獎;改編電影獲2013歐洲電影獎之青少年觀眾票選最佳導演獎、2013蒙特婁國際兒童影展之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韃靼荒漠/ 迪諾.布扎第 /

年輕的軍官喬凡尼‧卓坷懷抱著雄心壯志,騎著馬一步步走向沙漠邊的巴斯堤尼堡壘,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掉入一個無法逃脫的陷阱,一個勢必糾纏他直到生命盡頭的夢魘早已如影隨形而來。一年又一年,喬凡尼每天遙望巴斯堤尼堡壘北邊韃靼人的國度,那個毫無人煙的荒漠,對他來說有種說不出的冒險挑逗,就像每個人一生總該碰上一次的奇蹟會在那荒漠間降臨。隨著時間流逝,為了抓住這種越來越模糊的可能性,喬凡尼毫無退路的捲入一場彷彿永遠不會發生的戰爭……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諾貝爾獎短篇小說集/ 邊爾生 泰戈爾 /

諾貝爾文學獎對於所有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來說,意味著一種文學成就登峰造極;本書所選集的短篇小說都是年來十六位卓越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中精選出來。

這些作品在時間上相隔六十年,在空間上相距半個地球,由於時代的變遷、地域的迥異,使它們的內容顯得繁富多彩,亦表現了人類思想的殊異性。

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人性的刻劃、人生的寫照。它們的筆觸,有的細膩,有的犀利,有的優美如牧歌,有的豪放似奔流,寫盡了人生的多姿和繽紛。

本書作者們對人性幽微的洞察,對於人生境遇的世故,淋漓透澈,叫人尋味,發人深思。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波法利夫人/ 福樓貝 /

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資本主義浪潮過後的法國。文本主要描述了一位從小接受過貴族教育的女性——波法利夫人,由於期望所謂的「浪漫主義文學」中的愛情範式,而選擇出軌,先後與何多夫、雷翁偷情,然而最後卻落得債台高築的下場,最後自殺。

據考證,波法利夫人是一個真實社會事件的改編。波法利醫生正是福樓貝父親的學生、外科醫生德拉馬爾,是一名鄉下醫生,德拉馬爾醫生早年喪偶,1839年娶了農場主女兒、17歲的德爾菲娜,也就是艾瑪的原型。

福樓貝在作品裡,除了透過無數的繁瑣細節描寫波法利夫人的心理狀態,書中還展示了法國共和時期的社會風貌。作品在1856年在《巴黎雜誌》上連載,因內容太過敏感而被指控為淫穢之作,詩人拉馬丁告訴他,「在法國沒有一個法庭能定你的罪」。果然後來經法院審判無罪,開始聲名大噪。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菲律賓短篇小說精選/ 岡薩雷斯 /

本書精選收錄菲律賓短篇小說包括:

岡薩雷斯《藍頭顱與黑棕櫚》

尼克.華金《聖母的寶石傳奇》

尼克.華金《五朔節前夕》

阿塞雅那《草蓆》

阿爾基雅《大哥攜妻返家記》

布里揚德斯《信、愛、時間和拉薩羅醫生》

費爾南多《曬黑》

李維拉.福特《喪生》

羅塞斯《公鷄和母鷄》

桑托士《蘋果的香味》

荷西《偷神像的人》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34...31
跳轉到: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