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馬家軍調查

作者:趙瑜
馬家軍調查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馬家軍調查》座談紀要

《馬家軍調查》座談紀要

李炳銀談到此,楊志廣(《中國作家》一編室主任)插話說:這部作品從文學性上來講,不是一部單純報告事件過程的東西,尤其是刻畫人物方面,起碼不輸給時下的任何一部小說。
與會人員中的長者趙驁(原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少將)講起話來語調不高,但熱情洋溢。他拿著一份事先起草的詳細發言提綱,對作品發表了中肯的意見。他說:我是在去年最熱的時候讀這部作品的,當時很投入,竟忘了熱,所以記憶猶新。好久沒看到這樣厚重、令人深思、讓人坐不住的作品了。我曾對人說,這部作品如能出版,必將雅俗共賞,它最大的優點是與生活很貼近,實實在在地將生活原貌展示出來。這是作者在改革大潮中,對現實社會投入、關注並深刻思考的結果。這部作品寫的是馬家軍,實際上寫出了當今社會生活中的各色人等,為當代文學畫廊提供了一組生動的群像。趙瑜做了一件很有意義、值得讚揚的事情。《馬家軍調查》引人注目的是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趙驁談到此,將話題引開去,他強調作家要肯於思考。近些年的作品讀後老覺得不過癮,不滿足,就是文章中的思想性減弱了。作家也應當是思想家,尤其在中國,太缺少文藝復興式的人物了。當然,文學形式可以多樣化,但「休閒服」不要太多,「文學快餐」少一些好。我們的時代需要黃鐘大呂式的作品來振奮讀者。趙驁語重心長地說,作家在時代面前,要穩,要沉得住氣,不要浮躁。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做到冷靜、客觀,與作者多年來對生活的深入調查、深入思考及平和的心態分不開。趙驁還舉了文章中的許多事例,說明作者在處理原始材料方面的審慎和精心。他希望作家要懷著一顆赤誠的心,既要愛人物的優點,也要寬容人物的缺點,同時要有勇氣面對人物的灰色面,這樣才能創https://www.hetubook•com•com作出真實記錄我們社會進程的歷史畫卷。最後,趙驁也表達了對這部作品發表後前景的憂慮。他希望公眾不要在新事物面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將嬰兒連同污水一起潑出去。他不希望這部作品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劉茵(《中華文學選刊》副主編)頗有感觸地說:這部作品三年前趙瑜拿給我看,當時已感到它是一部不同凡響之作。八十年代,趙瑜是報告文學作家群中活躍的一員,他的報告文學《強國夢》、《兵敗漢城》曾引起很大反響。整整十年之後,趙瑜又奉獻創新的力作《馬家軍調查》,令人高興。在趙瑜之前,體育文學大都是冠軍文學,而趙瑜思考的是冠軍背後、金牌背後的東西,非常關注社會現實,敢於觸及矛盾。馬俊仁、王軍霞、曲雲霞、崔大林、閆福君等人都是體壇風雲人物,他們取得的成績、為國家爭得的榮譽引起世人矚目;而馬家軍的挫折、起伏也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與思考,這是報告文學的極好題材。早在四年前趙瑜就把目光投向謎一樣的馬家軍。在進行了深入採訪後完成了長篇報告文學《馬家軍調查》,這顯示了趙瑜的敏銳與責任感。他不是獵奇,不是譁眾取寵,而是以求實的態度既熱情地讚揚了馬俊仁對民族體育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又懷著良好的願望通過馬家軍思考著國民素質問題,也意圖更深刻地從社會意義上、文化意義上來表現人,這種思考與探索無疑是很有意義的。劉茵說馬俊仁是體壇硬漢,趙瑜是文壇硬漢,硬漢寫硬漢,讀者看到的將會是精彩的作品。她希望人們對趙瑜懷有的期待,對報告文學懷有的期待,能在《馬家軍調查》中得到滿足。最後,劉茵強調了這部報告文學的批判性。她認為報告文學應向讀者展示更多的東西,報告文學絕不應存m•hetubook.com.com在「無衝突」。
討論會雖然是小範圍的,參加的人不過七八人,但進行至此,發言愈趨熱烈。
李炳銀就「更多的東西」介紹說,趙瑜為寫這部作品,在東北住了幾個月,文中材料都是第一手的。許多細節都有非常充分的依據。作家就是要深入到事件當中去,不單要取得「這」方面的材料,「那」方面的材料更要取得。這樣才能做到冷靜、客觀。趙瑜紮實、深入的採訪活動,為這部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建立在這基礎之上的理性精神更使作品顯得厚重深刻。
《馬家軍調查》的責任編輯蕭立軍向與會人員介紹了該作品刪除和補充的情況。趙瑜這部作品完成後,曾在北京的幾家編輯部和出版社經歷了長達三年的思考和等待。今天終將與讀者見面,熔鑄了許多遠見卓識者的心血。
(方文根據錄音整理)
趙瑜自始至終認真傾聽了大家的發言,他感謝大家多年來對自己的幫助,尤其是數年來對這部作品的關注。他說:我最初並未想到它能在《中國作家》全文發表,只以為是節選。這部作品我已完成經年。我並不怕放置。正是這種放置,才使我有機會慢慢地思考,慢慢地改。我多年來對體育更投入一些。報告文學如果只是淺層次地寫,題材寫來寫去很容易寫完,有必要深入開採,寫出題材之外的東西,人本的東西。而人這個文學的永恆題材,永遠寫不完。作家的眼光如果僅僅放在社會學上,不可能超越這方面的專家,所以應關注人學。這是我們作家的優勢,我以為這樣可以給當今報告文學的頹勢注入新鮮血液。這些年的創作體驗,使我越來越將眼光放在生活本身。這部作品中,我試圖找尋馬家軍與中國社會文化土壤的深厚聯繫。中國剛剛告別文革迎來二十年的https://m.hetubook.com.com改革開放,之所以產生馬家軍現象,我想它與中國社會的複雜性、與今天這個奇異的歷史段落,都有對應及千絲萬縷的聯繫。大家評論半天我的作品,我以為我的欠缺是在創作中不善於提煉;再有是語言的運用,也不夠精當。
蕭立軍從編輯的角度,對《馬家軍調查》進行了分析和評價。他說:這部稿子給我很大的振奮,第一是英雄人物該怎樣寫。過去寫英雄,很少寫到英雄的灰色部分,馬俊仁雖然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但不管怎麼說馬俊仁及馬家軍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民族英雄。而趙瑜這部作品對人物性格形成挖得很深,寫得很透,人物形象鮮活生動。在創作上為報告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某些作品之所以顯得蒼白無力,與這部作品相比,差別在於缺少對人物性格形成背景的關注。第二,作為問題報告文學,八十年代以蘇曉康、賈魯生為代表,也包括趙瑜在內,都有偏激的傾向。這也並不奇怪,在一定時代條件下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某種情緒,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而趙瑜在這部作品中,顯示出成熟作家的氣度,真實感很強,有歷史,有深度。我個人對馬家軍兵變並不感興趣,真正令我感興趣的是這部作品所提供的世紀末諸色人等在新舊體制交替中,性格的相互碰撞,這是讓我興奮的。實際上它反映了我們社會在世紀末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年所形成的現實狀況。第三,這部作品文學性很強。九十年代以後,有一類報告文學、紀實文學作品越來越像社會學家的東西,不像文學家的東西。今天我們發表《馬家軍調查》,其中一個意圖就是要把這個路子修正過來。我們的事業畢竟是文學事業,我們發作品,畢竟要在文學性上考慮得多一些,不能發像社會學家的調查報告或學術專著之類的東西,雖然這類作品有時也有一定的文學性。從以上幾點,我認www.hetubook.com.com為這部作品非常好。當然會不會發生問題,現在很難說。儘管這部作品這樣客觀地對事實進行評述,但會不會在哪一方面讓某些人覺得心裡不舒服,我們確實有所顧慮。但如果因為有顧慮就不做,文學將永遠沒出息。
李炳銀(評論家)說:我是較早接觸這部作品的讀者之一。我以為趙瑜完成的是一個重要的和有意義的題材。這些年來,寫馬家軍的作品很多,但大都停留在表層,停在外在現象的紀實上。另外還有大量的獵奇性、新聞性的報告文學作品,而真正嚴肅地研究、深入地描寫馬家軍的,當推趙瑜這部作品,作者的心態較穩定,既不存在看到馬家軍的成績就熱血沸騰,以情緒化的內容替代理性;又看到其不足。它充分肯定了馬家軍的始始作俑馬俊仁的超常之處和他創造的奇蹟,又深層次地表現了這位從鄉村走出來的田徑教練在文化上、觀念上、行為方式上的局限。它寫出了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英雄馬俊仁。馬俊仁的精明、狡黠、執著性格,全被趙瑜抓住並給予如實描寫,使真實的人有了文學的典型性力量和作用。這部作品在寫到遼寧體委改革的幾位核心人物時,也對他們推進體育改革,發展遼寧體育的歷史作用進行了客觀的報告。總之,作者在評價人、事方面,能夠歷史的、冷靜的看待,以前的情緒化的東西少了。
雷達(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風塵僕僕地趕來,剛一落座,便滔滔不絕地談起他對《馬家軍調查》的感受。他也是這部作品的最初讀者之一。他首先非常高興《中國作家》敢於推出這部作品,他說:這部作品很早到他手上,作者希望能在北京早日出版。為此他也曾將該稿轉給幾家編輯部和出版社,但終被以含糊的理由婉拒。他曾感到奇怪,這樣一部好作品難以面世,是他不懂文壇了還是文壇不懂作品了。當然,他也預感到發表後可能會引起爭議和-圖-書。但現在沉悶的文壇,正需要這樣引人關注的作品。雷達顯然對主人公馬俊仁非常感興趣。他認為作品中的馬俊仁是個驚天動地、創造奇蹟的民間色彩濃重的傳奇人物。通過對他包括對王軍霞、曲雲霞等一系列運動員和家長們的描寫,可以對我們民族的靈魂、精神進行分析。雷達特別提到「馬俊仁現象」,並將其提高到中國文化現象這一高度上來。這時劉茵插話說:它與八十年代末期的一批企圖重塑中國文化的作品有相連之處。雷達盛讚了作者的寫作態度,他提到作者為創作這部作品,深入到第一線,並且是自費採訪。他認為作品寫得很扎實,超越了體育題材本身。這種帶有文化思考;宏觀的、理性色彩很濃的作品,趙瑜是堅持者和成功者。
日色已暮,不覺中數小時悄然流逝。楊匡滿對這次座談會熱烈的氣氛非常滿意,他再次感謝大家的到來。問題報告文學,也許做為一種創作潮流已不存在,但大家都堅信,在今後的文化生活中,報告文學仍將發揮出直面社會現實、引人關注、引人思考的作用。
會議由《中國作家》副主編楊匡滿主持。他十分感謝在座各位的到來。在簡短的開場白中,他強調了本刊用整本篇幅發表一部作品,從創刊以來是破例的,而在一部作品未發表之前就有那麼多專家、編輯讀過並召開座談會,更是少有的。他坦言,趙瑜的這部新作面世以後,將會產生較大反響,甚至可能引起爭議。
八十年代以來,問題報告文學一度成為我國報告文學創作的主流,湧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由於種種原因,進入九十年代後,它的發展勢頭逐漸減弱。但近些年來,仍有零星的作品在書刊上露面,引起世人關注。一向被視為報告文學領域重鎮的《中國作家》雜誌,於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九日在編輯部邀請有關方面專家、學者,為報告文學作家趙瑜的長篇新作《馬家軍調查》召開了一次小型的座談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