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國歷史研究法

作者:錢穆
中國歷史研究法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講 如何研究經濟史 四

第四講 如何研究經濟史

但富而驕固不可,貧而憂也須防。經濟條件降落到一種必需水準之下去,這亦會發生人群間之不安與不和。董仲舒的意思,就是要在富而不驕,貧而不憂,高下有寬度的節限中,來維持一個相當有伸縮餘地的社會經濟水準。以此為限度而調均之。「此」字所指,主要即是一種德,如不驕不憂之心理狀態,更重要過於不必需的經濟條件。
漢武帝採用了董氏政策來節制資本,裁抑兼併,尤著者,如鹽鐵政策。據司馬遷《史記》所云:「猗頓用盬鹽起,而邯鄲郭縱以和_圖_書鐵冶成業,與王者埒富。」鹽鐵為人生日常必需品,不當由私家操縱專利。漢武帝此項制度之用意,永為後世所承襲,遂使此後中國社會永遠不能有壟斷為利之大資本家出現。我們當知在此種制度之後面,實有一番人生理想與經濟理論在作領導,故使中國社會在封建政制崩潰之後,不轉到資本主義社會路上去。故自漢武帝開始建立士人政府之後,貨殖遊俠一批人物便潛消於無形。而自《史記》以後,除班固《漢書》因襲《史記》外,二十四史和圖書中也不再有貨殖遊俠列傳了。即班氏《漢書》亦以此譏史公,謂其「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力而羞貧賤。」班氏此一評語,正可說明此下中國社會何以不再容遊俠貨殖中人得勢的一般意見。
董仲舒云:「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於驕。使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於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當知社會決不能絕無貧富相差,但當使富者僅在社會上能表示其地位之較高而止。如大政治家、大藝術家、大科學家等,他們在社會上貢獻比別人大https://m•hetubook.com•com,自當獲得一份比別人較高的地位與待遇。此種差別是有理由的。即如當前共產主義國家裡面,豈不是此輩人之地位與待遇仍然高出常人嗎?此等差別,我們實無法反對。只是不要讓人由富生驕,喪其明德,則於己無益,於人有害了。至於窮人,與富相較,則自見其窮。既有富,必有貧,亦所難免。但也要使貧者能獲得他們低水準的必需,有他們低限度的生活,不要讓他們內心老憂慮。
現在人不悟此中因由,以為惟有太史公有史學特識,故能提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此兩列傳,以後史家無太史公般識見,遂不知為貨殖遊俠寫列傳。其實此後中國社會已正式成為四民社會了,商人與遊俠已失卻其素封與新貴之地位,不能如漢初般在社會上發生出特殊作用,故後來史家也就無法再為他們另立專傳。正為的是歷史上無此現象,卻不便是史家無此識見呀!
此處所引董仲舒之所謂富與貧,其實只是在同一水準上比較有此分別而已。無論富與貧,同樣不該超水準,而此水準則以人生的理想為依歸而樹立。人都該能活著,而尤該活得近理想。即和_圖_書如目前西方國家,在亞、非地區所以不得人緣,有些就是患了富而驕的病。他們因和人貧富相差太懸殊,便不免視別人為落後民族,以為予以一些經濟援助,便是拯救了這些地區。這一種內心,正是驕的表現。僅知有經濟,不知經濟以外有人生,則富必然會驕,因驕而生出人類相與之不和與不睦來。這些不和不睦,卻非經濟所能解決。
此項理論到漢代時,又出了幾位有名人物如賈誼、晁錯、董仲舒等,彼等之政治抱負與經濟理想,大體言之,均是因襲上述儒家思想而來。我姑舉董仲舒所言以資證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