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明治日本

作者:茂呂美耶
明治日本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PART3 明治新女性 津田梅子——日本女子教育先驅者

PART3 明治新女性

津田梅子
——日本女子教育先驅者

按梅子身處的環境以及親屬成員來說,想得到一門所謂的良緣應該輕而易舉,她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這應該和她的成長環境有關,但也可以說是命中注定。
她們回國後,更屢次接到與諸外國要人交流的招待會邀請,在晚會中以外交官立場和外國要人周旋。因此,不管願意或不願意,她們都不得不站在這種立場。
這是日本女子學校第一次獲得這種優惠的例子,而且直至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日本女子大學英語專科畢業生獲得同樣優惠為止,全日本只有津田學塾擁有此特權。這也是全日本的女子學校(日後成為高級中學)的女英語教師都出自「女子英學塾」的主要原因。
梅子於日後寫了一篇〈回憶〉文章述懷對伊藤的敬愛,但對歌子則隻字不提。歌子比梅子年長十歲,無論容貌或私生活,都給人一種類似牡丹的艷麗感覺,梅子卻完全沒有那種氛圍。
據說,她的晚年過得很平靜,每天都在閱讀、編織。
在這期間,梅子收到美國朋友寄來的九千多日圓捐款,日本國內也有兩千日圓捐款。此外,梅子的姊夫也幫忙墊付購買土地的額等,給予很大幫助。當時購置幾百坪土地以及新建校舍的資金,全來自梅子的朋友和近親者的個人捐款,就此意義來說,梅子相當厲害。
梅子認為,當前領導世界的語言是英語,所以暫且讓英語成為這些新芽的支柱。往後,這些新芽就得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女性的地位。
昭和三年(一九二八),梅子過世前一年,捐款多達一百三十餘萬日圓,預定在現在的小平建設新校舍的計劃也已上軌道。
全世界的女性必須互相攜手,努力提高婦女地位。……女性問題受人矚目的日子應該已近在眼前。……只要提高女性的教育和地位,全世界的女性應該可以自奴隸和玩偶般的不自覺中覺醒,站在男性的合作夥伴立場,獲得真正與男性平等的地位。
如此,學校的經營好不容易才上了軌道。梅子於明治四十年(一九〇七)前往歐洲和美國旅行,這時訪問了羅斯福總統夫婦。大正二年(一九一三)為了出席萬國基督教學生大會,再次赴美,歸國時帶回將近二萬日圓的美國朋友的捐款。
梅子沒有親眼看到新校舍完成,便於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八月十六日,因腦出血而猝死。享壽六十四。
明治二十二年(一八八九),二十四歲的梅子雖然通過伊藤博文的幫助在貴族女子學校工作了三年,但她不想終生都當英語教師,為了能憑高望遠,她決定再度出國留學。
據說,當地的報紙都報導道,無論內容、態度、聲音等,梅子的演說都是當天最出色的一位。
梅子歸國時才十八、九歲,正值妙齡,身邊不但有伊藤這種大人物的知遇,又逢鹿鳴館歐化時代,倘若她有心,應該可以像下田歌子或年長五歲的大山捨松那般過著如花似錦的日子。但是,綜觀她的人生,竟宛如一片不起眼的葉子,畢生都在給後代女子儲存養分。
明治四年(一八七一),津田仙成為明治政府設立的開拓使特約人員,因此開拓使招募女子留學生時,他代女兒梅子報了名。他也是將西式農耕法引進日本的著名人物,在東京麻布設立農業學校,並發行《農業雜誌》大力介紹西歐的新知識。明治六年(一八七三)又以書記官身分參加維也納世博會,從維也納帶回的刺槐種籽,日後成為東京的行道樹。
明治四年(一八七一),虛歲八歲時(當時滿六歲又十www.hetubook.com.com一個月),她以日本第一批女子留學生最年少者身分遠渡美國。
特別是她四周那些當時所謂名流婦女的作風,更讓她難以消受。
她沒有用「我的人生」或「我的活動」之類的說法。她只是冷靜地在連續不斷的時間中觀看著「生命」。「一個活動的生命的結束」,並不代表生命結束後就會一無所有。也因此,她接下去寫著:
梅子自幼在蘭曼夫婦家學會彈鋼琴,她就讀的亞契學院是上流子女學校,畢業典禮時,總統夫人出席,梅子還表演了鋼琴演奏。
當一粒種籽綻開,表示已經萌芽。為了支撐新芽往上伸長,需要支柱。
梅子客居英國的半年期間,和當時已八十歲的南丁格爾見了面。並在牛津大學旁聽,又和美國時代的舊友一起到巴黎觀光。在她的心中,創立學校的夢想逐漸成熟,最後在英國見到英格蘭聖公會約克大主教,傾訴自己的夢想,得到大主教的祝福,終於下定決心實現夢想。
獲得專門學校的認可之前,梅子沒有報酬,她是靠兼任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收入,以及皇族的家庭教師收入維持自己的生活。成為專門學校後,梅子的報酬是月薪二十五日圓,辭去貴族女子學校時的年薪則為八百日圓。

走在時代尖端的女性

在美國成長的梅子,回國目睹祖國的現狀後,感慨萬千。雖然她出生在日本,可七歲至十八歲都在美國接受國家使節般的待遇,久違十一年回來後,看到的是美國和日本之間的女性地位的落差,以及女子連自己的錢包都不能擁有的強烈傳統男尊女卑思想。她不能不為同胞女子的將來焦急嗎?
即便年幼,在這種環境下,梅子肩上的擔子其實很重。至今仍留有梅子在美國向學校提交的作文等文章,完全是一個小外交官的口吻。
此後十一年,她寄居在美國東部喬治城(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知識分子代表之一的查爾斯.蘭曼夫婦家,自當地的私立學校畢業。回國後,由於與家人不合,在伊藤博文家客居半年,一面當伊藤夫人及女兒的家庭英語教師,一面學習日本禮儀,並與當時的政界人物接觸。
查爾斯本人是作家、政府官員、藝術家,因任職美國陸軍部圖書管理官員、日本公使館書記官等,又因膝下沒有孩子,才成為梅子的寄居家庭。
在美國的這三年期間,除了自己的學業,梅子又完成一項值得同性給予喝采的功績。
……在大教室教大量學生,或許可以分配知識,但不能實現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根據學生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個人的心和氣質,就像每一張臉都不同那樣。因此,培訓和訓練方法也要按每一個人的特性而有分別。我要教的真正的教育,最終只能限定在少數人。
津田梅子的墓碑位於津田塾大和_圖_書學校園後邊的東北方角落。
梅子的母親初子是竹子的妹妹。換句話說,梅子與德川家達、德川達孝是表兄妹。
不僅梅子,同時赴美留學的山川捨松也一樣。捨松甚至在瓦薩學院畢業典禮發表了一場題為「英國對日本的外交政策」演講,批評英國對日本的貿易政策。
「不需要為自己的事而想不開。在永恆中,我,和我做的事,根本不足為道。畢竟,為了能長出新芽,必須讓一粒種籽破碎。自己和學校的關係,嘿,就是那樣。」
梅子並非排斥與自己成對比的華麗同性,她的性格似乎偏向理智,而且在有關女子教育這方面的信念和理想,均與同業者的下田歌子不同,自然格格不入。但她和大山捨松以及另一位永井繁子則終生都是摯友。
此時,梅子在日記寫下一句:「或許,這是一個活動的生命的結束。」
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五月,美國「婦女俱樂部」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召開「萬國婦女大會」時,津田梅子代表日本婦女出席,以英文發表如下的演講:
「女子英學塾」於明治三十七年(一九〇四)獲得專門學校認可證,所有本科畢業生都不用考試便能得到英語教師執照。
梅子的教育方針堅持針對少數學生進行個人指導,她不喜歡群眾性的普遍性。她想藉由提高少數有志女子的能力,期待她們於日後影響其他人。
這期間,她不但兼任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教授,也接受英國基督教會知名婦女們的邀請,通過日本政府的援助,在英國逗留了半年。
梅子帶著八千美元的「日本婦女美國獎學金」基金,於明治二十五年(一八九二)八月回國,再次回到貴族女子學校工作了約八年。
她將自己比喻為種籽。而她確實完成了種籽的任務。

再度赴美留學

梅子在布林茅爾學院與日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摩根教授,共同做的有關青蛙蛋的研究論文刊登在英國的科學學術雜誌。如果她留在大學繼續研究,或許可以在學術界揚名。但是,這個時候的梅子已經決心為教育獻出一生。因此又延長一年留學期間,在紐約奧斯威戈師範學校專攻教育學。
在這種文化氣氛的家庭度過十多年的梅子,人格形成當然會受到很大影響。此外,蘭曼夫婦為了向這個來自東洋國家的小使節介紹美國優點,經常帶梅子到各處旅行,而且盡量讓梅子接觸「理想化」的美國。
如此,梅子接受了在當時的美國也算是第一級的教育,並不時出席名人聚會,養成在任何場所都能信心十足、舉止高雅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習慣。被當作國家小使節的待遇,也形成她貫徹自我的堅強意志。
日本明治時代的革命期,是即便派出未滿七歲的幼|女前往美國留學,也要舉國吸收西歐諸國知識的時期。
可是,以津田仙為首,這些在外人眼裏看來非常先進的梅子近親者,於男女關係的問題上卻極為封建,導致梅子不得不到伊藤博文家當門客。
梅子十八歲剛回國時,是個不會聽也不會說日語的少女。天長節(天皇誕生日)夜晚,她在井上馨外交卿官邸晚會中碰見了伊藤,這時,經伊藤介紹,與下田歌子認識。之後,成為下田歌子開辦的「桃夭女塾」英語教師,另一方面,也向歌子學習國語、書法等。
明治三十三年(一九〇〇)九月,梅子終於辭去官職,在父親、愛麗絲.培根、大山捨松、姊夫等人的協助下,於東京麴町創立了「女子英學塾」。她在開學典禮祝詞中,表明了自己的教育方針:
送她出國留學的父親津田仙,是位走在時代先端、相當有見地的人物,不過,實際的日常生活在女兒梅子眼裏看來,是個不可理喻的暴君。父親不但不允許女兒擁有自己的錢包,在女性關係方面,也經常讓妻子大傷腦筋。
她向周圍的美國朋友、知己募款,設立了基金八千美元的「日本婦女美國獎學金」,每隔四、五年資助一名日本女子出國留學。由此也可看出她的作風和下田歌子完全不同,她的資金全部來自缺之政治、皇宮背景的個人捐款,這也證明梅子確實具有獨特的內在魅力。
創立初期的「女子英學塾」,是一間普通的日本房屋,除了六張榻榻米大的食堂、免費擔任教授的愛麗絲.培根的房間、十張榻榻米大的講堂、學生宿舍房間、梅子的房間,其他設備都沒有,類似江戶時代的私墊。
十一年後,梅子回國時,蘭曼夫婦將迄今為止整齊保存下來的所有梅子寫的文章,以及寄自日本的信件,統統交給梅子,當作留學期間的財產。甚至建議梅子買一架當時在日本很難買到的鋼琴帶回去。
不為營利奔走,為了培育有能力的人,向慈善家募款並非羞恥之事。梅子如此想。就這點來說,她的思想傾向美國個人主義。
津田家長女竹子在德川支系,亦是德川幕府將軍繼承人之列選「御三卿」之一的田安德川家侍奉,得第五代當主德川慶賴寵愛,是德川家達、德川達孝的生母。和_圖_書
學生數在半年內超過三十名,第三年達到五十名,於是在五番町新建了校舍。

最年幼留美女童

津田梅子生於元治元年(一八六四)十二月,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八月,虛歲六十五時過世。
再說,四周人也對梅子拭目以待。美國的查爾斯.蘭曼家和母親初子對待梅子的態度,類似對待一位國家使者。大家對梅子的留學成果所懷的期望,遠遠超越梅子個人應得的成果。
身為明治初期開拓使留學生之一的梅子,出國時雖是個年幼|女孩,但在國外養成了類似國家使節的責任感,回國後,顯現在她眼前的祖國社會,尤其女性地位,都令她很難接受。
正如梅子於開學典禮說過,沒有豪華校舍和設備也能實行真正的教育那般,數位熱心的教師與十數名學生就這樣開學了。
大正四年(一九一五),梅子在題為「日本的婦女運動」演講中強調,五十萬名女工、五萬名女教師,以及在通信省、電話局工作的女子,還有女新聞記者、女編輯等,這些職業婦女將成為一股改變日本女性生活的強大力量。
身為幕府西學者的津田仙,功績很大。他在慶應三年(一八六七)與福澤諭吉等人,隨幕府大臣前往美國華盛頓進行幕府訂購的軍艦領取交涉。明治維新後,辭去官職,在築地的酒店工作,親手栽培客人用的西洋蔬菜,並在數年之間將菜園擴大為廣闊農場。
負責照顧梅子的查爾斯.蘭曼家,是新英格蘭系的知識分子。查爾斯的父親在耶魯大學專攻法律,擔任密西根州的出納官員,祖父是康乃狄克州最高法院法官,曾當選上議院議員。

梅子的晚年

梅子一直認為,女性若想獲得社會地位,應該先接受與男子同等的教育並爭取工作崗位。因而她經常在外國雜誌、報紙發表敘述日本女性地位實情的文章。
大正六年(一九一七),梅子因糖尿病而病倒。兩年後,她辭去塾長職位。
她用英文親筆寫下的這句話,含義很深。
那時,也有幾門門戶相當的人來提親,卻都沒談成。或許,梅子內心認為,在當時的日本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伴侶。
雖然她沒有結婚、沒有生子,但是,她孕育出數不清的新芽與新生命。為了給後人鋪路,為了讓新芽長得更好,她始終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質樸的母胎,不讓母胎受到當時正興起的女性啟蒙運動的影響。
例如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平塚雷鳥等人創刊了女性主義運動《青鞜》雜誌,社會沸沸揚揚。梅子卻與這些人保持著相當遠的距離。因為這些人相當於盛開的花朵,再美的花,終究也會凋謝,梅子想做的是人們眼睛看不見的種籽的工作。
查爾斯的著作有三十餘本,大部份是旅行嚮導、傳記。蘭曼夫婦的人際關係中有許多美國東部的文人,例如波士頓文壇的詩人惠蒂埃、詩人朗費羅。梅子不但與他們見過面,更是朗費羅的粉絲,背誦了許多他的詩歌。www.hetubook.com.com
梅子過世後,學校遷移至現在的津田塾大學所在的小平市新校舍時,公爵德川家達也參加了竣工儀式,親自朗讀稱頌創立者梅子的英文賀詞。大致內容是「津田梅子先生是位遠遠走在時代先端,具有看清我們的需求之慧眼的女性」。

來自東洋的小使節

總之,這個人物非常不簡單。
那時候的日本,女子教育風潮已逐漸高漲,但女子高等教育的程度離男子大學仍相當遠,美其名曰「女子大學」,其實內容和專科學校差不多。

實現推動女子教育的夢想

換個立場看,梅子父親的行為其實很正常,明治時代的戶長就是這樣,但對一個在美國成長的少女來說,確實是個專橫的暴君。
津田仙出生於下總(千葉縣)佐倉藩家臣家,幕末時期專研西學,二十五歲時成為幕府直屬家臣津田家的婿養子。
她認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賴關係最有價值,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日後,學校的規模逐漸發展,她仍舊堅持盡量減少學生,幾乎不把營利事項放在心頭。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於一八五九年出版後,不僅科學界,包括文學界等各領域均大開眼界,熱衷研究。梅子之所以選擇了生物學,或許她認為若想提高女子地位,應該從最基本的生命起源學起。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她不像大山捨松、永井繁子那般擁有大學畢業的學士學位。
正好在這個時候,大山捨松的美國寄居家庭的小女兒愛麗絲.培根,接受了梅子和捨松的推薦,來日本擔任貴族女子學校的講師。經愛麗絲鼓勵,通過父親友人介紹,又獲得校長許可,梅子終於動身前往賓州費城郊外的文理學院以及布林茅爾學院專攻生物學。
日本明治時代女子教育先驅者津田梅子,是第一位實現尊重個性的女子教育的教育家,可以說是日本女性史上的才智象徵人物。她創立了津田塾大學的前身女子英學塾,為女子教育獻出自己的一生,亦是第一個讓日本女性明白女子也能擁有與男性同等力量的人。
伊藤博文是十一年前率領歐美視察團及五十八名留學生團出國的副使之一。
當時以公費留學的先驅者,大多懷有一種必須帶領祖國同胞往前邁步的義務感,何況是第一批女子留學幼|女。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