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平家物語

作者:佚名
平家物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十六、臨幸高野

第十卷

十六、臨幸高野

從前白河上皇臨朝的時候,寬治二年(一〇八八年)正月十五日,在上皇御所舉行各種講解經文的法會,上皇說:「聽說現今如來又以肉身降生天竺,講經說法,濟渡眾人,應該前去聽一聽才好。」所有公卿、殿上人都說應當前去。其中,惟有大江匡房說道:「人們都說該去,我匡房卻不這樣認為。竊聞我國和震旦乃是一般的航程,不難渡過;但天竺、震旦之間有流沙蔥嶺之險,道路極難通行。首先有山名曰蔥嶺,西北連接大雪山,東南通於大海,以此山為界,東曰震旦,南曰天竺,西曰波斯,北曰胡國,道路漫長遙遠,長達八千餘里,寸草不生,滴水皆無。險難之處甚多,尤其有一山峰名曰雞波羅西南。在那峰頂,有如置身銀漢,高可攀日;足踏白雲,上可登天。穿雲霧,攀岩石,歷經二十日才能到達。上了峰頂之後,但覺大千世界盡收眼底;閻浮提之遙,不過足下咫尺之間。接下來就是著名的流沙河,白天狂風呼號,飛沙如雨;夜間妖魔竄動,鬼火如星。渡過河去,便是河灘。過了河灘,又要渡河。八日之內要渡河六百三十六道。但凡有人過河,即或免於水患,也難逃妖魔之害;即或避過鬼魅,也難免不被水淹。因此,玄奘三藏在這交界之處,六次遇險,終被洪流吞沒,轉世之後,才得在人間傳佈佛法。但並不是在天竺,也不是在震旦,而是在我國的高野山,顯化為性身大師入定端坐。我以為不去參拜高野山靈地,而徒然虛耗歲月,歷盡艱險,跨過十萬餘里山海,前去靈鷲山,似乎很是不妥。天竺的釋迦如來,我朝的弘法大師,都是即身成佛的明證。當初嵯峨天皇臨朝之際,在清涼殿邀集四家大乘宗的高僧,講解顯密兩派的要旨。法相宗有源仁,三論宗有道昌,天台宗有義真,華嚴宗有道應,各自講述本宗的精髓。法相宗的源仁說:『本宗創立三時教,深得釋迦一生的奧義,所謂有空中是也。』三論宗的道昌說:『本宗創立無生教,傳釋迦的真諦,所謂二藏就是菩薩藏和聲聞藏。』天台宗的義真說:『本宗創四教五味之說,傳佛教所有奧旨,所謂藏通別圓是也。五味即乳、洛、生、熟蘇、醍醐。』華嚴宗的道應說:『本宗創立五教,囊括佛家一切教旨,所謂五教就是小乘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隨後,真言宗的弘法闡述道:『本家依據事相教相,創立即身成佛之說。』說罷,法相宗的源仁說道:『縱覽一代三時之經文,只講三業成佛,並無即身成佛之說。根據什麼經典能夠成立即身成佛之義呢?若有文獻記載之證明,請把詳細內容拿來看看,以解會眾之疑慮。』此時,弘法開口道:『在你們的聖教之中,的確是只有三業成佛之說,而無即身成佛之文。』源仁又說道:『若有文獻記載之證明,請出示!』於是弘法真地拿出文獻記載的證明來,上云:『若人求佛惠,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並說:『此乃開宗明義之始,其意已夠詳盡了。』源仁說道:『文獻記載之證明是有了,是否有人實踐此旨?』『實踐的,遠者有大日金剛薩埵,近者有我本人。』於是手結密印,口誦真言,心念佛法,人身肉體忽然變成足赤黃金之膚,頭上現出自然五佛的寶冠,佛光四射,燦耀蒼天,照得整個朝廷有如玻璃世界。於是馬上舉行了密嚴淨土的儀式。當時,嵯峨天皇匆忙離座行禮,臣下卿相摘下冠後頭巾,南都的六宗賓客,全都跪下禮拜。窘得道應、道昌舌捲語塞;源仁、義真二位法師關於法身色相的問難,也張口結舌。最後,終於四宗歸伏,門派交融,整個朝廷的信仰才歸於法流一統。三密五智之水滿於四海,洗滌世間的塵垢,光耀六大無礙的皓月,照得長夜通明。死後肉身不變,任憑祈念報恩;身亡六情不衰,只待慈尊出世。」白河上皇說道:「這樣的事,以前聞所未聞呢。」隨後,得知明日將要行幸高野,匡房又進諫道:「明日行幸未免過於倉促,竊聞釋迦徹悟,於靈鷲山說法之時,天竺十六國的國王,親臨行幸,都以金銀飾其衣裳,裝點鞍馬,以珠玉飾其冠蓋,以示機緣難得,喜逢盛會之意。我國的高野山也就是天竺的靈鷲山,御駕行幸,亦當稍做準備才是。」於是,推遲了五日之後,乃命公卿、殿上人各衣綾羅錦繡,移駕高野。此即臨幸高野之始。和圖書和圖書和_圖_書m.hetubook.com.com和_圖_書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