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豐田生產方式的展開
二十一、豐田式資訊系統
各副裝配線與中間流動的主要裝配線相連接成生產線的形式。圖中的號碼乃是車體通過的順序。換句話說,一號車剛要從生產線下來,二十號車則剛進入第一工程。
為了使豐田生產方式順利進行,豐田式的生產計畫非要和豐田式資訊系統密切地配合。首先,在豐田汽車中有年度計畫,也就是本年度要生產多少部(還有銷售多少部)的目標,比如說今年度要生產兩百萬台的汽車等。
接著有月別生產計畫,例如三月時應該生產多少部,在一月https://m.hetubook.com.com時要預示大約的數量,二月時要確定車種和型式及其他細目的生產內容,同時對外部協力廠商也要同時送達「內示」和「確定」的資訊,然後根據上述資訊仔細地擬定日程計畫。
對於前工程,裝配線使用生產線兩旁的零件組裝車輛,投出「看板」後,就開始去領取,前工程只生產被領取的數量,所以前工程不必做特別的生產計畫。換句話說,「看板」變成生產情報向前工程逆流回去,裝配工和*圖*書程本身(或是車體熔接工程)根據什麼情報工作呢?對此我們將以圖來說明之。該圖乃是汽車廠的最終工程的裝配線(或是車體的熔接線)。
豐田汽車中當然也有各種計畫。根據來自於豐田汽車販賣公司的訂單,若能根據市場的需要量「剛好及時」的製造,不就不需要計畫了嗎?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此我們將就生產現場中的情況,把豐田式資訊系統如何運作做個說明。
生產資訊(順序計畫)一台一台的向裝配線的第一工程發出(現m.hetubook.com.com在發出的是第二十號車的規格)。第一工程的作業者,將記有生產所必須資訊的貼紙(生產指示表)貼在車上,當第二工程以後的作業者,一看就知道該裝配些什麼零件。
若能夠充分利用電腦,可以對每一工程只提供必要的資訊。但是必須要龐大的周邊機械以及迴路,不只是從費用的觀點並不實在,而且信賴性也會發生問題。一般利用電腦的情況是將二十號的資訊向主生產線的先頭發出時,也同時向A工程中的先頭發出二十號車的情報了。和-圖-書過多情報會導致進度太快或順序錯誤。換句話說不能夠在必要時刻,將必要物品送達,同時亦是造成製造過多和欠品的原因,進而形成無法使生產線可簡單地變更計畫的體質。在企業中,非要抑制過剩資訊不可,在豐田汽車,因讓製品本身背負資訊,而獲得控制。
對副裝配線作業者而言,看得見車倒是沒問題,若是被設備或柱子擋住看不見時,則以下列方式送出資訊:現在,在A工程中裝配保險桿,保險桿的準備工程有三,在A工程所必要的資訊是六號車該安裝和*圖*書何種保險桿。所以,主線上六號車的裝配工程必須告訴保險桿工程的第一工程有關的情報。除此之外的資訊現在則不需要。
對豐田生產方式而言,日程計畫的建立乃是相當重要,徹底將生產「平準化」編入日程計畫中。在前一個月份的後半通知各生產線,各類別的每日生產量,這在豐田汽車稱之為「日生產水準」。一方面,將日程計畫進一步平準化展開的「順序計畫」,送給最終裝配的第一工程,此乃豐田式資訊系統的一大特徵,在其他企業中必須對全部的生產工程傳送各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