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豐田生產方式

作者:大野耐一
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豐田生產方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章 豐田生產方式的系譜 一、普遍的世界就在身邊

第三章 豐田生產方式的系譜

一、普遍的世界就在身邊

後來轉到汽車的世界,又和具有無可比擬先見之明的豐田喜一郎先生在一起。在我身邊,始終開著通往世界「頂端」的大門,這就不能不說太幸運了。
日本的紡織業比起汽車業,早在二次大戰以前即受到世界經濟大風浪的影響。當時為了要趕上英國的蘭克西公司和追過優克西公司,強化國際競爭力,成本減低政策一個接一個的實施。正因為如此,日本的紡織業早在戰前就擁有世界的觀點,並實施生產現場的合理化。
與紡織業比起來,日本的汽車產業是歷史較淺的產業。從戰前到戰時以豐田喜一郎為首的汽車技術者和經營者們,企圖大hetubook.com.com量生產國產汽車,很可惜這些並非豐田喜一郎先生心中的願望。雖然生產了相當數量的卡車,但是與大量生產轎車的願望則相距甚遠。
豐田喜一郎先生曾向豐田英二先生(現在的豐田汽車社長)說:「在汽車類的綜合工業中,有關汽車的裝配作業,最好所有零件能夠做到『剛好及時』地蒐集集中到生產線的兩旁。」
西元一九三二年我進入豐田紡織,豐田佐吉先生在二年以前就逝世了,然而他發明王偉大的風範猶然存在公司中,使我在不知不覺之中知道了世界水準是什麼,真是令人慶幸。
豐田喜和-圖-書一郎先生想出的「剛好及時」這句話,給予豐田內部的一些人啟示。 我也是被這句話所吸引,亦可以說從當時到現在為止一直被吸引著。「剛好及時」這句話本身,當時是很新穎,但是真正吸引我的是其內涵:必要的零件,在必要時候,只有必要量,同時到達所有工程旁邊的景象,光是想像就很快樂和刺|激。
我在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年)春天,畢業於名古屋高等工業的機械科,進入豐田紡織廠,亦就是豐田公司創始人豐田佐吉先生創立的公司。
當時的局勢是,正逢二年以前紐約公司股票大跌,引發世界性經濟恐慌,日本受https://m.hetubook.com•com到餘波的影像,因不景氣而陸續地出現師業者。而且在殺伐的社會情勢中,發生犬養木堂首相被暗殺的五一五事件。
對我個人來說,在紡織廠所學到的經驗是相當寶貴。不論是汽車或紡織,在生產現場中,人和機械的關係基本上是相通的。同屬於以「製造物品」為基幹中的二次產業的私人企業,而降低成本是經營的主要課題,不分東方和西方,古代和今天都是相通的。
「剛好及時」乃是「將必要物品,在必要時候,只有必要量」到達生產線兩旁的製造方法,眾所周知,也是豐田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
對於汽車外行的我來說,www•hetubook•com•com那時候喜一郎先商彷彿站在雲端說的那句話,使我深受影響並且獲得很大的啟示。
雖然似夢一般,也不能說無法實現。似乎可以做到,但實際上並不可能,而且非常困難,但又沒有無法做到的理由,在這任何情況下,都會讓人感到刺|激。
從西元一九四五年代後半開始,這個願望才開始有可能實現。小行車生產限制的解除和汽車公定價格的廢止,都是在西元一九四九年十月。 西元一九五〇年四月又撤銷全面配給管制,實施自由買賣。然而不幸的是大約在同時,豐田喜一郎先生為勞動爭議負責而退出社長的職位。
進入豐田紡織的主要動機是希望能夠活用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所學的機械專長,而且在當時就業困難的局面下,我因家父和豐田喜一郎先生認識的關係而得以進入豐田紡織。那時我從未想到會和豐田喜一郎先生在汽車的世界中相遇。西元一九四二年中,由於豐田紡織公司解散,而我在第二年即西元一九四三年轉任至豐田汽車。投身於當時戰況激烈聲中,邁向製造國產汽車之途的豐田喜一郎先生旗下。
我在此想說的是,我一開始進入豐田紡織,然後進入豐田汽車,當時它們的規模都很小,可是在那樣的環境中,到處都有讓人覺得有世界水準的感覺。
前面說過,戰後不久,當時豐田汽車社長豐田喜一郎先生曾向我們訓示:「追上美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