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自信自在就快樂

作者:楊惠玲
自信自在就快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情緒ABCD 走在成長的路上

情緒ABCD

走在成長的路上

從「委屈的兒童」到「憤怒的父母」再到「成熟的成人」,世康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也了解走在成長的路上所應付出的努力。
應徵這份工作時,公司承諾給世康一系列的訓練,可是就職將近三個月,公司仍未履行諾言,他心裡有一種受騙的不舒服感,但是又不確定是否應該反應,因此在工作上也不帶勁。這天,主管接到同事的側面指責,便把世康找來訓誡一番,當時他心裡很不是滋味,心想:「你不守信,不值得尊重,有什麼權利管我。」卻敢怒不敢言,事後他走到阿德旁邊,帶著怒氣說:「打小m.hetubook.com.com報告的是小人。」阿德反駁:「如果自己沒做錯,何必怕別人說。」於是兩人便吵了起來,後來主管出面處理,世康決定明確表達:「我知道你們希望我有所表現,而我讓你們失望,這一點我很抱歉,可是有許多狀況我無法掌握,這是因為你們當初承諾為我安排訓練,卻沒有做到,使我減少一個學習的機會。」
不過,這種互補式的溝通,雖然對問題解決幫助不大,但還不至於產生衝突,可是交錯式的溝通就不然了。
任先生迅速記下車號,他決定到辦公室後打和_圖_書電話向公車處反應,但現在,為了趕時間,他選擇改搭計程車。
主管:「那有複雜,你就照著我說的去做就是了。」
路上有太多狀況,了解成長的路況,努力付出。
王太太對李太太說:「這是什麼世界?納稅人辛辛苦苦繳稅,連搭個公車都要受氣!」
例如我們提過利湄和男友德志相處時,總是扮演著規勸、命令、苦口婆心的「父母」角色,可是面對德志的母親時,又變成一個退縮、聽話的「兒童」,但是更多時候,她在處理工作或和朋友互動時,是一個理性、客觀的「成人」。
顯然和圖書心竹如果不能嘗試用「成人」的態度去溝通重要的事情,她的意見就會繼續被漠視,因為別人界定她「長不大」,就很自然的產生命令或指導的語氣。
世康也習慣用「兒童」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可是比起心竹的天真,世康是一個憤怒的兒童。
心竹:「怎麼這麼複雜嘛?」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三種角色的特質,只是在演出的時機和比例上有差別。
其實不只我們會自覺或不自覺的調整對應的模式,別人也會選擇回應我們的方式。例如心竹慣用兒童的溝通模式,於是和她互動的人便常常不自覺的變成「父母」,如m.hetubook.com.com
莫小姐在一旁焦慮的自言自語:「怎麼會這樣,我要遲到了,怎麼辦?怎麼辦?」
等了二十分鐘,好不容易公車來了,卻過站不停,公車族的反應是什麼呢?
李太太回答:「早就司空見慣囉,這是社會現象,你還能期待什麼?」
王太太和李太太正在進行「父母」式的對話;任先生採取「成人」的行為;莫小姐是個無助的「兒童」。這是我們在生活裡,經常扮演的三種角色!「父母」、「成人」、「兒童」。想像「父母」的樣子是什麼?正向的形容他們,可能會看到慈愛、經驗豐富、照顧別人、關心子女;從負m.hetubook.com.com向的角度可能看到主觀、批評、責備、嘮叨、權威等特質。在人際互動裡,「父母」的溝通方式是把自己和別人放在「我好,你不好」的位置上;而「成人」所呈現的正向表現是冷靜、客觀、理性、尊重的;負向的表現則是規律、判斷、冷漠、無趣的,但是由於成人代表一個成熟的性格,因此互動的關係是把自己和別人放在「你好,我也好」的位置上;「兒童」則是用「我不好,你不好」或「我不好,你好」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所以正向的表現是創意、幽默、率直、順從、好玩的,負向的表現則是害怕、不安、情緒化、自責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