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林散步》是以傳承古人的生活智慧爲主,談瀟灑、論友情、求快樂、尚修養,認清幽默本質,尋找愛的眞諦,由古人的巧思,激發現代人的奇想。是黃永武博士從詩裏採集靈秀頴悟的雋句,釀成真知灼見的花蜜,織成綺霞美景的人生。使人在不可掌握的命運中,掌握自我,得到心靈的寬鬆與舒暢,一洗胸中的焦慮與面上的俗塵。
「抒情詩葉」是以愛情、友情生活三部分爲內涵,從數十萬首古典詩中,精挑細選出動人的詩篇,配上作者現代開放的胸懷,與古典優美的文筆,寫出萬千青少年的夢與期望。這是供普天下「情深心細」的人知心共鳴的一支玉笛。
黃永武博士是詩評家,歷任各大報文學獎決審委員。曾任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並創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所著中國詩學,獲六十九年國家文藝獎。另著有「載愛飛行」、「詩與美」、「珍珠船」、「字句鍛鍊法」等書。
本書以中國文學詩歌為主體,其中為維護中國文字的正體字,而大聲疾呼;為光揚中國古典詩在現今生活美學中的價值,而細心闡發;對於敦煌新發現的寫卷資料,也用淺顯筆法,作應用的示範;並對四洋星座起源的追索,以及對「圖象批評」的分析,均極具啟發性。由本書亦可以窺見作者近年來對明代六千種善本書鑽研的興致。
收入本書的四十一篇文章,儘管長短不一,體例互異,但除了極少數的兩三篇外,反極權、反專制,爭取民主與人權的戰鬥精神,宛如一條紅色的匹練,飛舞在每篇文章的字裏行間,真可以說是「吾道一以貫之」。……民主政治之所以值得我們用鮮血和生命去爭取、去捍衛,正在於她能最充分地發揮「把人當人」的最大功能。「今天的中國,只有民主的道路才是生路,其他一切都是絕路。」徐復觀先生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及銘記在心。
《休假一年》(One Year Off)係大衛.柯恩所著,他拋掉所有的家當,犧牲優雅的郊區生活,帶著家人漫遊世界一整年的故事,也是圓夢之旅的心路歷程!生活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如何?游乾桂為本書所寫的序,更值得細細推敲。
老人還是說了這麼一句話:「西藏對我來說不只是一種觀念或一種抽象的詞語;那是一個地 方——我的家。」這句話讓我淚流滿面。
唯色是中國少數能用漢語寫作的藏族女作家,她於2003年出版本書(原簡體版書名《西藏筆記》)之後,便被冠上「政治錯誤」的罪名,失去了工作和居所。因為她描述的西藏太真實,她所傳遞的情感太真摯。
從一幕幕藏人生活的畫面開始,那飄著酥油香味的街道巷弄,那磕著長頭的隊伍,唯色優美精練的文筆讓這一切鮮活起來,不論讀者對西藏的認識的有多深,都可以立刻嗅聞到那屬於西藏的特殊氣息,進入藏人虔誠淳樸的內心。
接著她談到了噶瑪巴的故事,西藏的故事,世人心中的聖域,和現今的景況。那些被迫改變的,未曾改變的,在她混合著藏族和漢族的血液中,真真實實的感受。
在唯色筆下,西藏是一首極美的詩,雖然這美麗中無可避免地籠罩了哀愁。
西藏歷史研究學者才旦旺秋說,「無論在哈佛廣場,還是在北京街頭,我們都可以毫不費勁地找到各種描寫西藏和討論西藏的書籍。然而在讀唯色的作品時,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和影子。我常對那些想瞭解西藏的朋友說,如果想近距離地感受今天的西藏,應該看唯色的作品。」
唯色自許做個「見證者」。對於西藏,如果我們想知道的不僅止於外人眼中浮光掠影的美,如果我們想了解那有著天堂高度的香格里拉是否仍然存在,唯色的文字能讓我們聽到西藏內在的聲音。
在《有關品味》這本書裡,彼德.梅爾這位博學多聞的旅人,啟航周遊世界,尋找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他盡其所能向世人證明,這些事物絕非平日可得,從哈瓦那雪茄、手工訂製鞋、松露、香檳、豪華大轎車、魚子醬、喀什米爾毛衣等等,囊括了你想像得到的每一種奢華享受、還有很多可能是你想像不到的呢!
他在本書中提及了富裕階級以及那些假想自己化身富裕階級的人所該知道的享受之道。這本沉思錄一方讚美人類的感官饗宴,一方面讚美提供這些饗宴的高人,講的是金錢買得到(與買不到)的快樂。
《永遠的普羅旺斯》(Toujours Provence)又譯《戀戀山城》。彼得.梅爾寫下《山居歲月》成為經典。幾年之後,沉浸在普羅旺斯生活中的梅爾,濾去初來的新鮮,用樸素又濃烈的文字,記下這片土地上最尋常不過的生活趣味、人情故事,展現獨特風景下普羅旺斯人的獨特情懷。和《山居歲月》內容一樣有趣、迷人。
《重返普羅旺斯》(Encore Provence)又譯《重拾山居歲月》。記敘了作者重返普羅旺斯的經歷和感受。離開普羅旺斯幾年後,梅爾夫婦重返這片快樂故地。時間在這裡無足輕重,但每時每刻都會別有興味:集市上討價還價、街角閒聊、玩滾球、挑鮮花、咖啡館小坐、改建後的加油站舉行的宴會、普羅旺斯魚湯、鼻子學校、種植黑馬鈴薯的奇怪園丁等等……
《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又譯《普羅旺斯的一年》,獲得英國書卷獎年度最佳旅遊書。一直夢想著被透過臥室窗戶斜照而入的陽光喚醒,彼得.梅爾和妻子下定決心告別了灰暗濕悶的英國,帶著兩條狗,搬到普羅旺斯成為異鄉人。從人生地不熟的一月到濃濃節慶氣氛的十二月,彼得.梅爾寫下了一整年的豐富生活,對普羅旺斯的人情、食物、隨性的生活做了栩栩如生的描繪。
在倪匡心目中,自認用心去寫的,有《倪匡短篇》,每篇二千餘字,到最後幾十個字,才是精妙所在,五十二篇「極短篇」小說,盡顯倪匡深厚的文字功力,直叫書迷大呼過癮。
五十二篇的精采內容有:武俠小說人物關係、監獄故事、陰謀殺人故事、常見的男人與女人故事、想當年故事、「聊齋誌異」全盤現代化 、舊貨巷故事。
「仍是堅持一貫的看法,小說,不論是長是短,是方是圓,是硬是軟,是黑是白,最重要的,是叫人看得下去,覺得好看。」——倪匡
高陽先生憑藉他淵博的國學涵養,以他特有橫貫古今、包含內外的視見,評析古往今來的人與事,值得細品。
這本集子是名符其實的雜文,內容龐雜,大致可分為五部:第一是雜感,為表示對一代偉人蔣故總統的崇敬;其次為感舊懷人之作;第三是若干小考證附「閱微新記」四篇;第四提出作者在對文學與文人的一些看法及若干書評;最後一部分,收錄了四篇稿子,談三百年前的一次大地震、談歷史上的哈雷彗星、談康有為、談伊藤博文與西太后,都有一些新發現在內。
《雅舍小品》是現代中國散文史上的一個奇迹,梁實秋似乎跳出了時代與現實社會生活的直接性,專心致志地描寫人性。這些小品中自然流露著梁實秋的愛憎感情,也有形象的比喻,但是這種感情與想象力是受理性控制的,而且理性的因素還給文章增加了一種哲理內涵。作者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以及對這個題目的愛憎,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使這種文體介於純美的藝術品與邏輯論證的論文之間。
《雅舍小品》精心輯錄了其部分優秀作品。
左心房漩渦是王鼎鈞先生最新的散文集,全書以中國為主旨,描述他四十年來,離鄉漂泊,種種人生際遇的酸楚。以小我的個人經驗,反映了全體中華兒女的情境,那份自始至終心懷中國的民族情懷,以及透露出的時代委屈,讓每一個中國人讀了為之淒然動容。
李家同的文章在台灣出版界是一個異數,他默默地為文字接上了溫度,永遠不說教的親切敘述中,讓人感到暖流淌進心中,並且久久不散……說他是良心的敲鐘人,一點也不為過。
這本李家同精選的新舊散文合集,是他給現世混濁的生活環境,一塊滌心清腦的明礬,一聲敲醒內心昏睡已久的鐘鳴。
本書精選季羨林先生散文中的經典名篇六十二篇,按全新的角度重新結集出版,字裡行間披露了季老一生中最為珍視的人和事,煙塵裡曾忘懷的慘與痛。
季羡林說過:「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也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
書中收集的文章粒粒珠璣,文字典雅清麗、感情充沛動人,淳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揉,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無論記人、狀物或摹事,筆下流淌的是熾熱的人文情懷,充滿趣味和韻味,值得品評和玩味。
季先生的關門弟子錢文忠在此書序言中寫道:「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保持了人生的清白坦蕩,任何人無法對這一點有任何指責和爭論,該守望、該堅持的東西,季先生一樣也沒有放棄。」
讀此經典選本,既能享受季羨林先生散文的風采,又能領略他的人格魅力,從而悟出做人的真諦。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