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是一種真實的夢。說它「真實」,是因為代代相傳,烙印每一代人的記憶之中;說它是「夢」則因為它會變,隨著時間、地點、族群,而不停地放大或縮小。日本文化物語的根源,請從傾聽傳說開始。
本書為茂呂美耶2007年新作,為其「日本文化物語」系列第四本,延續前面三本風格,輕鬆有趣,深入淺出遊走於日本庶民文化之間。
全書內容包括日本全國各地的傳說怪談緣起及內容,包括吾人耳熟能詳的桃太郎、浦島太郎、安達原鬼婆、鍋島妖貓、四谷怪談、宇治橋姬、琵琶法師、阿波狸合戰、河童的約定、鍋島妖貓騷動……等等,搭配現地照片與浮世繪、繪卷圖片等等,引人入勝,值得期待。
網路風行,能人輩出。從虛擬到實體,作家嗆聲,作品出聲,已不再限於平面媒體了。2002年之前,茂呂美耶以一介日本家庭主婦的身份,用一手比一般台灣人還典雅流利的中文,風靡了網路世界,『日本文化物語』網站人潮洶湧搶搶滾;2002年之後,《物語日本》、《江戶日本》相繼出版,暢銷熱賣,燒紅也燒深了台灣哈日風,更燒起了一陣日本庶民文化出版熱潮。
2006年春天,茂呂美耶又來了!聽完「物語」,走過「江戶」,這次她要帶領我們更行更遠,要去探索1200年前,古典的、優雅的,屬於「源氏物語」,也屬於「陰陽師」的「平安日本」。從文學到歷史,從怨靈到神社,漢字、能樂、男人的苦楚,女人的命苦,美人與和尚,貴族與平民,食衣住行娛樂……,無所不談,談無不趣。如果你愛讀《物語日本》、《江戶日本》,期盼好書終於有了結果,真是恭喜你;如果你還沒讀過《物語日本》、《江戶日本》,那麼,就從這本讀起吧!
網路上的超級大媒人茂呂美耶,專門介紹雜駁的日本之美給中文世界,繼《物語日本》之後,新作《江戶日本》大談江戶(東京舊稱)二百多年間的俠義、怪談、幕府、情色、生活、飲食、娛樂真相,帶讀者哈日哈到日本文化的精髓。對於和服的由來、色道始祖、將軍的餐桌、園藝的特色,或是正宗江戶仔的氣質,都一清二楚!
中日合作出品的Miya茂呂美耶女士,以其傳奇的人生踏勘日本文化的特色,文章無所不談,無談不奇。尤其是,對於物語特多的日本民族,小事小物總能發展得博大精深,可談者也就可觀。
Miya不屬於純文學,她始終很普羅大眾,她整天談的是吃飯、洗澡、歌謠、傳說、怪談。這是物語的,雜駁的日本之美,更具人間性、天下性。談拉麵速食麵、說澡堂「泡湯」、講忍者劍客、扯發財貓、荒城之月、竹取物語、歲時紀事……的尋常小景,是本書與坊間常見「哈日文學」最大不同。
本書中,一來所談確實是構成日本庶民文化性格的重要部份,面向或許不夠完整,但所論絕非泛泛,點到為止耳。其次,這批文章確足當「物語」一詞,自成一組 narrative,深入淺出,頭尾俱足;來龍去脈,應現全身。再者文字也自成一格,流暢中卻不失其獨有的異國風味。試想,若非深諳文化底蘊且文筆多采者,誰又能動筆寫「忍者」,信手發即萬言,還讓人看得欲罷不能呢?
本書為林佩芬所著長篇歷史小說《努爾哈赤》第六部《氣吞萬里》。
明清興亡更替的史事,清晰明確的呈現著千古不易的教訓。
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出自於內部:君主荒怠,太監弄權,臣子互鬥,自相殘殺----並非全為敵國外患所致。而清朝之所以能建國、興國的主要原因,除了努爾哈赤的開創、奠基外,選立了正確的第二代君主,也是個重要的原因;因為王朝是否能延續、發展的關鍵,往往繫乎於繼承人是成功的「太宗」,還是失敗的「後主」。
新興的王朝想要締創萬民有福的盛世,至少要經過三代以上的努力;努爾哈赤的入主中原之志,遲至他的孫子手中才完成,而後產生了輝煌的康、雍、乾盛世。
本書為林佩芬所著長篇歷史小說《努爾哈赤》第五部《天命皇帝》。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必然不是躁進的人,而是踏著堅實的腳步,逐漸走向理想的人。
一五八三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甲起兵,遲至三十五年後的一六一八年,才以「七大恨」正式向明朝宣戰。在漫長的三十五年中,他無日無時不在竭盡全力的作準備的工作,隨時擴充自己的實力,隨時吞併周遭的小部,聯結友邦,而不輕舉妄動的貿然與明朝交惡;直到準備充分了,時機成熟了,才射出必勝之箭。
努爾哈赤建國的經過是一個歷史啟示,一個成功範例,從而使後人在深思熟慮之後清楚的體會到:成就他不平凡的功業的背後,所包含著的許多因素。
本書為林佩芬所著長篇歷史小說《努爾哈赤》第四部《巍峨家邦》。
明亡清興的趨勢已經具體成形。努爾哈赤不再僅以軍事和開疆拓土為發展重點,而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等全面性的齊頭並進,成功創制了滿文與八旗制度,奠立下國家的基礎,也奠立下文明的基礎;使他所率領的土地與群眾能優於其他部落,逐步開創新國、建立強盛王朝。
作為一個開國之君、創業雄主,努爾哈赤不僅有過人的才能、意志、毅力,鍥而不捨的努力奮鬥,更具有借重歷史經驗的真知灼見,盱衡現今時局的聰睿智慧,以及瞻望未來的卓越眼光;他遼闊雄偉的視野、胸襟、氣度、理想與使命感,形成了他行事的超大格局;在艱難困厄中不停的奮鬥,則形成他務實的行事方法。
本書為林佩芬所著長篇歷史小說《努爾哈赤》第三部《蒼鷹之翔》。
建州左尉努爾哈赤,明朝萬曆皇帝,日本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朝鮮的李家王朝,編織出多事的一五九二年。
努爾哈赤第三部——蒼鷹之翔。就環繞在一五九二年的一場日本進攻朝鮮,明的戰爭及其始末中展開。而在這歷史的長河中,一五九二年努爾哈赤,仍在為了統一女真九部而煩惱努力著。對於明朝朝鮮和日本的一舉一動,努爾哈赤只能小心翼翼的關心著。正是在這紛亂的變局中,日漸造就努爾哈赤那沉穩內斂的性格。
本書為林佩芬所著長篇歷史小說《努爾哈赤》第二部《不死的戰神》。
無論是英雄造時勢或時勢造英雄,在每一個動盪的時代中,我們總是可以發現這些熟悉的身影。他可以是一個開疆拓土,創作新時代的英雄;也可以是試圖力挽狂瀾的板蕩忠臣,無論是哪一種,我們總是可以藉著他們找到人類的希望。
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歷史角度。不同於大多數史書總是以中國的觀點出發,本書著者並無預設立場,只是將當時的歷史事件一一錄下,至於孰是孰非,即使早已蓋棺,但卻不是如此容易論定,作者對於每位歷史人物的出身背景皆有著墨,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為何他們會有這樣的反應或表現,一切都不是偶然,而一個人的善惡也不是那樣絕對,希望你可以在書中看到歷史,更希望你在書中,可以發現在那樣時代裡的高貴靈魂。
本書為林佩芬所著長篇歷史小說《努爾哈赤》第一部《上天的兒子》。
本書乃是一系列的歷史小說,記述「清太祖」——努爾哈赤波瀾壯闊的一生。
在努爾哈赤二十五歲時,他的父、祖慘死於明朝「以夷制夷」的手法之下,激起了他強烈的復仇意志,也看清了女真人在歷經二百年的悲慘生活後,所應前進的方向。他以父、祖所遺留的十三副甲起兵,一方面吞併各小部,擴增實力,而又對大明朝隱藏實力,虛與委蛇;另一面交好蒙古、暗通朝鮮。一步步的朝向統一女真的目標前進。
而在作者林佩芬小姐的描寫下,無論是大時代風起雲湧的變局,或是歷史人物細緻的心情起伏,皆一一的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猶如親見歷史的軌跡,不但可對以往註評語,也可當未來之借鑒。
唐太宗雄才偉略,擘畫經營,襲殺同胞兄弟以登極,開創了大氣磅礴的盛唐帝國;然而,幾十年後,太宗侍女武則天卻篡唐代周,在傳統封建的父系社會中,建立了一個女性當主宰的嶄新帝國……歷經太宗、高宗兩朝,武則天堅韌沉著,從才人、昭儀到皇后、天後,終成中國五千年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奪取權力的過程中,她冷酷無情,任用酷吏、誅殺權臣,為翦除異己無所不用其極,幾乎將皇宮變成了陰謀與暗殺的場所;但待權力穩固,她卻也禮賢下士、知人善用,未使國家遭受過重大的變故。歷史的迷霧遮掩了她「日月凌空」的光輝,亂倫惑主、殺女屠兄、廢帝篡位……尤其是放蕩不羈的私生活,似乎成為她洗刷不去的污點。然而,這一切的一切,我們已很難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都是司馬遷惹的禍
讀《史記》一頭霧水
有讀懂 沒讀通 看《史記》霧煞煞!
繼《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的祕密》後,「歷史福爾摩斯」李開元教授再次開講
中國古代偉人——秦始皇的祕密!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書,然而,關於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宮廷,司馬遷要麼自相矛盾,要麼乾脆沒有記載。為什麼會這樣?歷史是怎樣寫出來的?《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歷史,隱藏著怎樣的驚天大祕密?
秦始皇,中國第一位皇帝,第一次統一了天下,統一文字,修築萬里長城,焚書坑儒。
他的事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從出生到死亡都籠罩在層層迷霧中!
秦始皇一生驚人的祕密,讓無數史學家競折腰;他是眾多探祕愛好者、歷史研究家的熱門話題,集千年以來的種種奇案於一身:
.誰是秦始皇的父親?
.弟弟與假父的故事!
.尋找秦始皇的表叔!
.秦始皇的後宮呢?
.焚書坑「儒」嗎?
史書沒有記載的真相,李開元教授 讓你通通知道!
司馬遷誤信的故事、《史記》失載的歷史、歷史有很多謎團
李開元教授親自走遍歷史現場
在田野調查和文獻史料中,發現失落的真相
重寫秦始皇的一生!
比小說更好看!
司馬遷和班固都拍掌說這本書好!
《史記》和《漢書》沒有寫的、不能說的、不敢提的真相
「歷史福爾摩斯」李開元教授完全剖析透徹、還原事實
秦帝國何以只有十五年的歷史?秦始皇和秦二世竟然不過三代?
如果劉邦是市井之徒,他憑什麼條件吸引良將人才,崛起於秦始皇時代?
項羽身為名門貴族後裔,他的足智和匹夫之勇,何以最後落得烏江自刎?
歷史有很多隱祕,李開元教授親自走遍歷史現場
在田野調查和文獻史料中,重寫秦漢史
秦始皇建立了亙古未有的大帝國崩潰了!他一手營造的長城、馳道、阿房宮炫人心目,但僅僅十五年,秦帝國就轟然一聲,徹底崩潰了。
帝國傾危的裂痕從趙高、李斯、胡亥等主演的王位繼承鬥爭中肇端,胡亥登基後更不惜民力展開巡遊、修宮室、築皇陵,終而在陳勝、吳廣造反的聲浪中,爆裂成全面性的崩潰。整個中國彷彿回到了戰國時代的分裂局面。
在那個時代,從中央的宮廷鬥爭到地方上揭竿而反的群雄,人人唯利是圖,個個爾虞我詐、生死相搏。李開元形容:「那是唯利無恥的英雄時代。」看看氣吞山河的項羽個性上有什麼樣的弱點,成就了霸業卻終歸失敗;地痞流氓般的劉邦又如何攏絡人心,如何在鴻門宴中死裡逃生,終而成就帝業……
讀史的人常慨嘆,如果扶蘇留在始皇身邊,這一切是否會改觀?秦始皇流放親生的大兒子扶蘇,真的是要剝奪他繼承人的資格,還是有意磨練?如果扶蘇聽從蒙恬的勸告,不輕易自殺,秦代的歷史是否會是另一番景象?
讓我們跟隨作者穿越兩千年的時空,神遊於金戈鐵馬的歷史現場,感受這「秦崩」之後,「後戰國時代」的風雲變幻與時代人物的詭譎命運。
故事始於縱橫國際的大跨國大經營家呂不韋向異人(秦始皇之父)提出一份「超級企業划案」開始,自此扭轉秦始皇的命運,直接策動強秦向東席捲的方向盤。落魄王孫異人與野心家中不韋之間既是政治利益的合作又是情敵的複雜關係,趙姬周旋于兩個各懷企圖的男子之間的情感糾葛,贏政困陷於一母二父暖昧身世的錯綜情結。贏政自即秦王位至統一天下,突破困境,展現其政治、軍事雄略;法家才子李斯用謀略,縱橫捭闔;大將蒙驁、楊端和蒙恬等揮軍滅敵,龍騰虎躍,趙高暗伏密謀,掀起宮廷權力鬥爭,血淋淋葬送帝國命運。
光緒27年(1901年)9月,李鴻章簽訂《辛丑和約》兩個月後吐血辭世,而梁啟超於同年11月完成此傳為其蓋棺,原名《李鴻章——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
本書是一本評傳,是梁氏論李鴻章之著。梁氏不愧為大才子,大學問家,僅以兩個月餘的時間完成此書,且條分釐析,將李鴻章所處的大時代,與滿清中國命運密切關係的幾個人生重要階段,分綱提要,品評宏論。至今仍是論李鴻章者之第一要書。梁氏完成此書時謹30之年紀。
李鴻章一生之功過,在其時代議論紛陳,梁啟超以「歷史研究法」之精義「以一個偉大人物對於時代有特殊關係者為中心,將周圍關係事實歸納其中」完成此評傳,對於李鴻章生平的記述處處緊扣著咸豐、同治、光緒以來的重大事件,並從所處時空背景、世界局勢分析,論及其擔任兵家、洋務、中日戰爭、外交家等角色,皆與中國命運相關。
為了對李鴻章有綜括性的了解,他將古今中外人物,如諸葛亮、郭子儀、王安石、秦檜、曾國藩、李秀成、張之洞、袁世凱、俾斯麥、格蘭斯頓、伊藤博文等人之性格與行事風格拿來與之相較,資料翔實豐富,乃能凸顯李氏在各個角度的性格與位置。李鴻章在滿清一朝,「總握兵戎,轉戰四方,參與機要,而當外交之衝,宰制機輔,垂三十年之久,死後復封侯爵……功高位尊,誠滿清一代漢人中之不可多得也……」就其在當時中國地位之重要,「吾不能不謂其非英雄也」「以中上之才,遇無上之機,因得功成名就。」這是梁氏論李鴻章的基調。
梁氏在本書雖為論李鴻章,實際上乃在綜論滿末中國之重要大事紀,宏觀博論。後來梁氏因戊戌變法失敗滯留日本,時外相伊藤博文還曾舉此書謂,如此優秀的人才,中國竟不能容。言下之意對梁氏以及本書極為讚賞。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