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樹》、《黑色山脈》、《花果山會議》、《魚》、《夜梟》、《永恆之湖》、《蜘蛛之夜》七篇短中篇小說。王宣一以其「村上春樹」式清淡疏離的書寫形式,編織出都市中產階級的拘謹魅力。行經情感的背叛與追尋,婚姻工作的疲乏與出走,在失序無望的中年感傷中,譜出一段段即興的變調爵士,優雅地飄過都會喧囂的上空。
芳香是詩,是幸福的自覺、溫柔的救贖,讓我們偏執地以為可以挽救一切。
你知道埃及豔后乘船親迎安東尼將軍,巨帆是茉莉油裡浸過的嗎?你知道漢武帝夢見李夫人送他蘅蕪,衣枕沁香,歷月不歇嗎?你知道拿破崙馳騁戰場之際仍不忘全身遍灑茉莉香水嗎?你知道曹操最愛九層塔,曹丕最愛迷迭香嗎?這些叱吒風雲的歷史名人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香」的俘虜!
芳香文化在人類歷史裡無孔不入,它涵括了宗教、醫學、建築、園藝、文學、藝術等層面。它既訴諸感官,也觸動心靈,既具有多元的實用價值,也體現恆久的審美尺度。芳香文化是人類和自然最古老、親密與神祕的聯繫,正如嬰兒出生不到一個禮拜就可以辨識母親的體味,天然香讓我們重溫大地之母的慈愛。
本書透過詩與文學的互相辯證與交錯指引,描繪各種香草植物的來源、名類、特色與相關軼事。作者以融合學術探究與文學鋪陳的筆法,體現出日常生活中各類芳香的物質與精神文明面。薰衣草、迷迭香、乳香等在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文字陳述下,不論是一株草或是一朵花,均呈現出人與芳香世界的有機連帶。是一部既實用亦實證的芳香筆記。
本書收入香港作家所寫的短篇及微型小說,共四十五篇,先後發表於一九九五至二零零零年由香港作家聯會主辦的文學月刊《香港作家》(一度改名《香港作家報》)。既有名家,也有新秀,逾半數為女性,以其精彩的筆觸描繪出日新月異的時代,多姿多彩的人生。作品大都以這海隅小島為背景,讀來更感親切動人。
美國精裝首印量即高達100,000冊
獲選美國獨立書商協會2007年三月選書
獲選邦諾書店2007年夏季「發現新人」選書
登上獨立書商協會、舊金山紀事報暢銷排行榜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著一個魅影。We all pursue a phantom.
一本失蹤的梅爾維爾手稿
一個孤身從澳洲塔島來到紐約的少女
文學史的懸案與少女的身世之謎
還有讓這一切追尋與成長發生的神祕書店……
十八歲的女主角羅絲瑪莉剛喪母,千里迢迢從塔斯馬尼亞島隻身飛到紐約,大都市裡她唯一的歸屬是一家書店:拱廊書店。
她在書店工作,在這個書堆如山、與世隔絕的書之迷宮中,她認識了一群稀奇古怪的人:脾氣古怪的老闆、慈愛的變性人收銀員「珍珠」、無所不知的非文學區專員奧斯卡,以及主管圖像書區胖男子亞瑟。
為了一本梅爾維爾的書稿,拱廊書店開始改變,書店成了一座城市的縮影,秘密與揭發、失去與尋找、學習與成長,當然還有愛與背叛……
經歷了世紀災變「大洪水」,天空封起「穹頂」之後的輝煌紀元18年,正直聰慧的愛諾與爸媽搬到寧靜海的「殖民地」第365號島嶼。熱帶島嶼上的生活平靜閒適,眼前所見的世界沒有悲傷,一切平和而美好。
這一切要歸功於「地球之母」,將氣候控制得完美無缺,天空的色彩按照時間固定演變,所有家庭也都很適應生活中的各種秩序和規矩。
只有愛諾無法適應。她的家庭老是不遵守規矩,爸媽無視於宵禁的嚴格規定、不管「一胎化」政策生下弟弟,也從不向「地球之母」祈禱感恩,使她一直與「老殖民地學校」的同學們格格不入。而在學校裡,她認識了男同學何利克斯,正當覺得自己終於交到好朋友的同時,何利克斯卻慢慢向她揭開一個關於島嶼的重大祕密:無法適應島嶼規矩的人遲早都會「消失」,再也沒有回來。
喬治.巴頓將軍(George S. Patton, Jr.)是一位勇敢的鬥士、天賦才能的戰略家、具有靈性的溝通者、講求技巧的推手,尤其重要地,他是個極為出色的領導者。
本書將巴頓將軍的才氣精華濃縮成一百八十三項粹要的課目,這些課目告訴經理人員該如何去發展及設計領導形象、如何有效溝通、如何突破機構的龐大規模建立起清晰的優先順序,組織起一支常勝的團隊,以及如何提攜未來的領導者,解決爭端,維護最適宜的表現,並且告訴我們如何反制一切阻礙,如何灌輸那鼓舞激發出一切傑出成就的忠誠。
在這部對於當代以及未來的經理人員同樣適用,對於歷史愛好者亦然的著作裡,巴頓將軍戰時的領導統御將是邁向勝利的基本指南。
顏崑陽的散文世界表現了博古通今的豐富知識內涵,這使他的散文能在抒情傳統之外,別開知性與諷喻論理的生面;作為一個來自台灣南部偏遠漁村的貧農子弟,而又長期寄居台北都會的戰後代作家,他的散文世界中則流露了對土地、故鄉與人情的高度眷戀,對於愈趨萎靡的現代物慾社會,表現出頑強而辛辣的抗拒、針砭,他的散文或抒情、或曲喻、或議論、或反諷,總能抓住這塊土地最素樸的認同,不為流俗所惑,顯現剛強的生命力量;作為一個沉潛於莊子之道,而又對都市文明和現代人性瞭若指掌的學者,他的散文也展現了莊子思想的洞見與宏觀,兼以寓言體式的靈活運用,使他的散文世界結構森然、文氣沉鬱厚重。
我在想像的「星期一咖啡館」(Café Monday)裡啜飲著焦味苦口的咖啡,在時間與空間雙重逼仄下,以文字追思那些應該存在卻不存在的東西,家、個人城堡、朋友、山林、海洋、人文傳統、詩、哲學、關於政治社會與公理正義的舉辦,及最重要的,真心與愛情。
我努力地用文字在這個貧乏的時代,開張這樣一家「星期一咖啡館」,販賣這些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的一點點香澀氣味。——楊照
本書由姚靈犀1940年所編著。《瓶外卮言》之「卮言」,即自然隨意之言,或為支離破碎之言之意,常用為稱自己著作之謙辭。「瓶外」,即《金瓶梅》之外,亦即圍繞《金瓶梅》所作之研究;《瓶外卮言》對《金瓶梅》的詞語的辨析也獨一無二,而且稱得上是「開山之作」。是一本頗為重要的《金瓶梅》研究參考資料。
書中內容,約可別為三類:
一是論文,涉及《金瓶梅》的作者考辨,《金瓶梅》的著作年代考訂,《金瓶梅》的版本異同,《金瓶梅》所反映的社會背景以及《金瓶梅》與《水滸傳》、《紅樓夢》之關係的研究。收錄吳晗、郭源新(鄭振鐸)、癡雲、闞鐸(闞無冰)、佚名作者及姚氏本人各一篇論文或文章。
二是「金瓶小札」,乃著者對《金瓶梅》中語詞的註釋。《金瓶梅詞話》中有大量俗語、方言、隱語、歇後語。「金瓶小札」亦遂成為《瓶外卮言》最重要之內容。
三是「金瓶集諺」與「金瓶詞曲」,乃作者爬梳纂輯之《金瓶梅》中諺語、歇後語與《金瓶梅》中所出現之詞曲,大抵依書中出現之先後次序輯出,利於學人查檢。
《晚鳴軒愛讀詩》是葉慶炳教授的新嘗試。他以雜文談論古典詩歌,使讀者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古典詩歌的世界,並且從古典詩歌的世界體悟立身處世的道理。一卷在手,終身受用無窮。
作者伊芙.居禮對其母親綺麗壯烈、苦樂交織的一生,所作真摯動人的畫像,打動了千萬人的心弦,且被批評家推許為傳記文學中的瑰寶。這位人類有史以來迄今最傑出的女性科學家,先後榮獲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她一生在科學上的成就及貢獻,曾使那些存有「女人不適於研究科學」偏見的男子瞠目不知所對,羞愧不如。
身材纖弱的居禮夫人,在貧困交迫中,堅定不移,於重重阻力下,進行艱苦的研究,終於完成近世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這委婉曲折的經驗,確是一篇可歌可泣的鉅構,在與人世艱辛抗衡的生活爭鬥中,我們確實需要這一種鼓舞起信心勇氣的文學。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說:「影響我一生最深遠的首推《居禮夫人傳》,從這本傳記中我真正了解到一個科學家的生活也可以是美麗而充滿理想的。」
本書由李後主詞欣賞及李清照詞欣賞兩篇組合而成。
李後主,名煜,是五代時期南唐的國君,一稱南唐後主。建政於中原的五代開國之君多是武人出身,因而文人多投奔十國。十國之中,蜀和南唐的君主特別愛好文學。李後主先後締婚大、小周后,周氏姊妹天生麗質、且通詩書、善歌舞、精音律,大周后甚至能譜新曲;二十四歲登基,十五年後失國被俘,軟禁於汴京,再三年而卒。他的前期作品詞句艷麗、色澤鮮明;國滅後,詞風轉為悲壯淒厲。
李清照,生於北宋末年,是中國偉大的女詞人。她的父親在朝為官,母親為狀元的孫女,可說是出身於書香世家;丈夫趙明誠為宰相之子、當代有名的考古學家,夫妻倆才情相當,志趣相投。宋室南渡前,李清照生活美滿,作品熱情活潑,明快天真,多寫少女生活的無憂無慮,以及婚後的離別相思,充分表現女性閨閣的感情;宋室南渡之後,丈夫病死,又逢國家破亡,多寫顛沛流離之苦,孤獨無依之悲,纏綿淒苦,詞風轉為孤寂淒苦。
李後主與李清照都有著無憂無慮的青年生活與志趣相投的婚姻伴侶,生命的後段又遭國破離鄉,淒悲度日,截然不同的前後人生境遇,影響兩人詞風的轉變。作者簡述二位詞學大師的背景、生平,再將每首詞分析、評論又註解得十分透徹,讓讀者更能深入體會詞的意境。
本書收錄了十一個短篇小品。作者以輕靈樸實的筆調在這十一篇作品中注入了他對人世間的悲憫及批判,以溫柔敦厚的聲調,代替聲嘶的吶喊。這點,在〈科學的不幸〉一篇中可清楚地見出。另外,他也對世人看重顏面的心態有深入的描繪,如〈悲喜劇〉中藉由主角鑽牛角尖的心態,烘托出「人」愛面子的潛意識。在〈遊子方言〉中更將它加以引申擴大而訴諸於外在的行動。看到主角半可先生汲汲欲以誇耀的行為來肯定自己的存在時,讀者或許會打從心底發出諷蔑之音。然而,這種人又豈只是活在紙上而已?在每個街頭、每種場合,放眼望去比比皆是。差別只在於有人存在意識深處,而有人表現於言談舉止。在〈謊言〉及〈易容者〉諸篇中也或多或少有這方面的描寫。一方面這已是普遍存在的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也可由此窺出作者對此種「人性」的不以為然。
《海與毒藥》是遠藤周作的代表作之一,新潮獎和每日新聞獎獲獎作品。小說以真實事件為基礎,講述二戰末期,日本九州島大學利用美軍俘虜做活體解剖的罪惡行為,作者探尋事件的本質,從更深的層次拷問日本人的罪惡意識。
他的作品充斥著信仰的掙扎與情感的矛盾,在閱讀的過程中,常見他以時空旅者之姿,在作品裡不斷躍出,來回穿梭,與種種「過去之我」彼此質疑詰問,企圖為自我作告解,為生命尋找窗口,為情感與原罪作出解釋。如果自剖不只是為了自癒,那麼遠藤周作必定是位勇者,才能對自己如此的殘忍、坦白與犀利,透過對自己的「逼視」,告訴讀者生命的實相。本書輯錄的小說,各有姿態,卻隱隱然指向生之意義的終極課題,是為遠藤周作創作生涯中最經典的中短篇小說集。
本書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村上春樹極度推崇
美國文壇大師約翰.厄文成名作!
★甫出版即受到作家史蒂芬.金、村上春樹以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時代週刊》等的高度評價。
★同名電影由羅賓.威廉斯、葛羅.克倫斯主演,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紐約時報》:「一本出色的小說……作者對人生精微處的細膩觀察與描寫,尤其扣人心弦。透過形式上的千折百回,這本小說是研究女性運動時代的家庭生活,同時還是探討現實如何被想像所扭曲的論文。厄文先生講故事的才情如此卓越不凡,以至於他能以聳人聽聞而且沒有結局的通俗情節劇,忠實完整地重建我們的時代。」
★本書展現了作者豐富、睿智、幽默、一路讀來不能釋手的寫作功力,讓他因此奠定了文壇地位。喜歡看好故事的人,不可不讀。
「孩子叫什麼名字?」
「T.S.蓋普。」
「T.S.是什麼的縮寫?」
「不是縮寫,就叫T.S.。」
與其說父不詳,不如說珍妮.費爾茲要的就只是個孩子。她不需要一個男人來當孩子的父親,更別說是丈夫。因此,出身名門望族的珍妮,放棄了得以嫁入豪門的大學,成為了一名「有損千金身分」的護士;並且,為了得到自己的孩子,珍妮在充滿傷兵的醫院之中,「強暴」了一名腦部受傷的技術士官蓋普——而且一次就成功受孕。
就這樣,T.S.蓋普誕生了。當母親珍妮進入名校史迪林中學擔任駐校護士時,小蓋普也和母親一同前往。在史迪林裡,蓋普遇見了摔角教練的女兒海倫,酷愛讀書的海倫告訴蓋普,她以後一定要嫁給作家——於是,蓋普便矢志寫作。只是沒想到,當蓋普終於成為作家後,珍妮出版的自傳卻讓世人幾乎永遠只記得,「這作家是那個珍妮.費爾茲」的兒子。
珍妮在她那劃時代的前衛自傳出版後,成為了所謂「女性主義代言人」;而T.S.蓋普卻被「女性主義」份子仇視,帶著他身為男性的「淫慾」,在書寫裡表達他對這世界的愛恨,對人生的奇妙領悟……
【名人盛讚】
「就我個人的領會,厄文是位本質上非常單純的作家。但由於太過單純,以至和這個不單純的世界產生了齟齬,反倒令人覺得他的現代性更加明顯。這種獨特感真是不得了!如此的獨特與激進,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理解。」——村上春樹
「約翰.厄文的小說令人百讀不厭,情節錯綜複雜,並且是自我影射的。透過形式上的千折百回,這本小說也是研究女性運動時代的家庭生活,同時還是探討現實如何被幻想所扭曲的論文。厄文先生說故事的才情是如此卓越不凡,以至於他能以聳人聽聞且沒有結局的通俗情節劇,忠實完整地重建我們的時代。」——紐約時報編輯年度選書編輯評論
◎首度繁體中文版
◎現代主義先驅康拉德代表作之一
◎BBC多次改編為電視劇集、希區考克改編為電影,曾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與電影
◎藍燈書屋二十世紀百大英語經典小說
故事發生於一八八六年的倫敦,關於一個秘密探員維洛克的生平。
維洛克平時是個商人,擁有一家銷售情趣用品、避孕藥具和各種小玩意的商店。他和妻子溫妮、岳母以及低能的小舅子史蒂夫一起生活,溫妮如同照顧兒子般地照顧著弟弟。維洛克雖然受雇於外國駐倫敦使館當密探,卻有一群無政府主義者的朋友奧西彭、麥凱里斯和「教授」。他們的小組以《無產階級未來》(The Future of the Proletariat)的縮寫「F. P.」的小冊子形式出版無政府主義文獻。
維洛克應僱主外國駐倫敦使館第一秘書瓦迪米爾的要求,如果要證明自己是個好探員,必須炸毀格林威治天文台。後來格林威治公園果然發生了爆炸案,有一人遇害,於是警方開始調查。原本麥凱里斯被列為嫌疑犯,而助理處長想要找他的線民維洛克來幫忙,但在陰錯陽差之下,督察長錫特根據爆炸現場遺留的大衣找到了維洛克的商店,發現受害人是史蒂夫。維洛克對溫妮承認了爆炸案是他所為,溫妮驚嚇之餘,在痛苦中刺死了維洛克,並逃離現場。
溫妮逃離之後,巧遇奧西彭,乞求他協助,奧西彭協助溫妮並搞出曖昧,不過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維洛克的銀行存款。他們計畫逃亡,他幫助她乘船去歐洲大陸。然而,溫妮不穩定的情緒加上維洛克被謀殺的公告愈來愈讓奧西彭擔心,於是他丟下了溫妮,帶著維洛克的存款逃逸無蹤。
後來,奧西彭看見一則新聞報導,有個符合溫妮外貌的女人從渡輪上失蹤了,她留下了一枚結婚戒指,溺斃於英吉利海峽中……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